1.因为我们很多问题,如果说从大的方面形式方面去考虑,就会得到完全不一样的决策。比如我当年一直很犹豫,我到底是应该做老师做律师还是做公务员,我们就用形势方面来推演一下吧。
首先可以说这世界没有什么最好的路。你也无法算得准,你到底走哪条路能够赚到更多的钱。所以这是不用考虑的事情。应该说这三条路无论哪条路你走得好,都能够获得很多东西,这是好职业。
可是你应该考虑的是需求和形势的问题。
你首先看到在大的形势之下,相对而言,供需关系竞争最激烈的是公务员。这个社会对公务员的需要并没有那么多,但是这个社会上想当公务员的人却很多。所以公务员这一个领域竞争最激烈。
其次,你应该看到在这一个大的形式之下,供需关系竞争最不激烈的,是老师。因为愿意来当老师的人并没有那么多。虽然说也算多吧,但是在这三个岗位上来说,当老师的竞争压力要小一些。
那么律师的大的供需关系,竞争压力看起来好像要小,其实很大。因为需要律师的地方没有那么多。所以他是供应少,需求少型竞争激烈。
做公务员,可能是一百万人争夺100个岗位,做律师,可能是1万人争夺10个岗位,反正,都激烈。介于律师的竞争跟资源的压力很大,当然,后者的竞争态势更加激烈。
这个东西,叫做客观形势,不是说,我适合做什么,喜欢做什么,而是我要知道,不管我适合不适合,做律师,都是这三个层次中低端竞争非常残酷的职业。
其中,公务员职业的竞争,表现为底层不如上层激烈,因为这是多人抢多位,所以,是生存不难,晋升艰难。
律师,表现为底端竞争最为激烈,因为这是少人抢少位,所以,是晋升不难,生存困难。
至于老师,也是多人抢多位,因为,同样是底层竞争不如上层竞争激烈,升职苦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