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网法考题库 | 法考模拟考场 民法试题讨论 | 民法题库 | 民法测试 民诉试题讨论 | 民诉题库 | 民诉测试 商经试题讨论 | 商经题库 | 商经测试
法考历年真题库 | 法考试题讨论 刑法试题讨论 | 刑法题库 | 刑法测试 刑诉试题讨论 | 刑诉题库 | 刑诉测试 行政试题讨论 | 行政题库 | 行政测试
  • 回复
  • 收藏

大家有刑法方面的问题就在这儿提问吧

froth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0-5-2 20:46:37
韩老师好:我一直困惑了的问题...关于因果关系..您在09年说的3种..多因一果看是否起作用...原因的原因看是否高概率...介入因素的第二种情况看是否能预料和对结果的作用力...做题中多次难以判断是适用哪一种...如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造成乙重伤休克。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隐匿罪迹,将乙扔
入湖中,导致乙溺水而亡。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若适用多因一果则存在因果关系...若适用介入因素第二种则因一般人难以预料乙未死亡或难以预料甲会将乙扔入湖中...且溺水为死因。故割断因果联系.....此矛盾迷惑恳请韩老师解答...
另甲推乙一把,乙倒地恰巧碰到石头死亡。甲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这适用何种解释..若为第一种则甲与乙死亡有因果联系,若适用第三种则因难以预料割断因果联系...跪求韩老师详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韩友谊 学法网大咖 发表于 2010-5-3 21:56:26
froth: 韩老师好:我一直困惑了的问题...关于因果关系..您在09年说的3种..多因一果看是否起作用...原因的原因看是否高概率...介入因素的第二种情况看是否能预料和对结果
一句话说不清啊!
待我想想,改日整理全部内容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韩友谊 学法网大咖 发表于 2010-5-3 21:59:49
guyu998: 关于教唆-实行的过限问题:如果甲教唆乙去抢劫,结果乙实际实行了抢夺,应认为甲构成抢劫罪(未遂),还是抢夺罪?
当然是抢劫罪,可能是预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韩友谊 学法网大咖 发表于 2010-5-3 22:04:24
戒痴: 问关于销赃行为的定罪问题,真题中出现两次盗窃文物后出卖的行为,认为应该定盗窃和倒卖文物罪,不太理解,为什么呢?
03年为盗窃罪,07年为盗窃罪和倒卖文物罪并罚。
正确答案应为盗窃罪。
因为倒卖文物罪的行为模式是“倒卖”,即买进后卖出。盗窃后卖出的,盗窃行为为盗窃罪评价,单纯的卖出行为不能成立倒卖文物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韩友谊 学法网大咖 发表于 2010-5-3 22:06:01
陈小就: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据以立功的线索、材料来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认定为立功
是的,就目前而言。但是从理论上考量,似乎也应该适用于一般罪犯,因为职务犯罪和一般犯罪的自首本身不应该有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韩友谊 学法网大咖 发表于 2010-5-3 22:08:19
guyu998: 41. [03司考真题卷二第12题]: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打骂张某。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张某过来劝说。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
防卫过当的成立,也必须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对象、目的等要求,只是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的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而已。
所以,可以说,不符合正当防卫时间、对象、目的条件的,也不可能成立防卫过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roth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0-5-5 20:11:55
韩友谊: 一句话说不清啊!
待我想想,改日整理全部内容供参考。
好的 恩 谢谢老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roth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0-5-5 20:11:56
韩友谊: 一句话说不清啊!
待我想想,改日整理全部内容供参考。
好的 恩 谢谢老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过要过得漂亮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0-5-6 10:09:18
韩老师好~~~
还是那个现在很热的案子,温州的。甲男与乙女(15岁)拼坐一辆出租车,甲男强奸乙女,乙女向司机求救,司机在可以报警或加以制止的情形下未采取任何行动,甲男最终得逞。
我想问
1:甲男算不算在公共场合强奸?
2:司机构不构成不作为的强奸罪?我认为构成的,他的义务来源是法律行为(合同)。但周围的同学都不认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roth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0-5-12 20:39:58
韩老师 积累了很久的问题,可能有点多 见谅,
1、甲在电厂打工看到电脑上有个U盘,以为别人落下,遂拿走,后无法使用,想归还可门锁上,没交出,后得知其为加密狗,与电脑绑定的软件价值15000.而U盘只有几十元...
问:甲盗窃的数额应如何认定..


2、共同犯罪中,甲乙丙准备盗窃,甲因惧怕行至途中,借口胃痛返回家.乙丙潜入仓库.丙望风,乙实行盗窃,后丙以为乙得手逃走遂离开,结果乙被抓获...
问..甲是否成立中止..甲的中止有效性该如何认定..是否共同犯罪中只有在预备阶段才成立中止..是否所有共同犯罪中成立中止皆需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
3、甲(19岁)觊觎舅舅家产,教唆邻家15岁男孩乙绑架幼儿园小表弟,匿名勒索,丙答应分给乙钱财,乙绑架后幼童哭闹,乙背着甲杀之..
问:甲是教唆犯还是间接正犯,如何认定间接正犯与教唆犯的区别
4、甲误认为遭到乙的紧急不法侵害,对乙实施防卫致乙死亡.事后证实乙不具有不法侵害性质。
问如何评价甲的行为..练习中答案为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可能构成意外事件..
5、共同犯罪中的自首和立功问题
·甲乙共同烧毁民宅,甲被抓获后交代出乙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公安机关到乙家将其抓获..
·甲乙共同实施过盗窃..甲被抓获后如实交代自己和乙的罪行但他明知乙在哪儿不说
·甲乙共同犯罪后逃逸,甲后投案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但未提及乙,甲是否成立自首.
6、公交车上甲走到司机身后一拳打在司机后脑,大惊之下,右打方向盘撞死非机动车到一女子.
问:如何评价甲和司机行为
7、甲酒后驾车后撞伤乙,乙当场昏迷,甲以为其死亡,为掩盖罪行将其拖入何种,乙溺死。
问:如何评价其中因果关系.
8、关于类似的许霆案。甲欲取100,结果ATM吐出50000,甲将钱带走.
问:甲构成侵占还是不当得利..请解析
9、李某持盗得的假身份证和伪造的空头支票骗取图书店盗版书10000本,票面金额150000.物价部门评估鉴定图书无价值.
问:对李某骗取图书的行为应如何认定,诈骗的数额是否应按票面金额算..为什么..
望韩老师抽空详解..
致敬  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网友热议

    71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