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么多伙伴的鼓励和支持,这会我的心情好多了!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正面的也有反面的也有,以此表示感谢!
我客观题答完还有接近15分钟检查时间,基于习惯我客观题是先做的多选,因为担心时间不够,一旦做不完的话去蒙多选和不定项会让人欲哭无泪,而单选即使没有时间,蒙的话也基本上有50%的正确率,所以我做了20道单选后果断开始处理多选题,把精力重点放到多选和不定项上。
主观题我先做的刑法民法这些,最后剩了20分钟才开始写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写完最后一个字还没来得及检查就自动交卷,主观题答完后整个人感觉不太舒服,没有客观题那种意料内的感觉心里非常没底。一出考场脑子里就判断出刑法定性出现错误,明明砍树属于典型毁坏财物罪确写成了虽无非法占有的故意但给国家林业资源造成了较大损失符合滥伐林木罪的犯罪构成了,而且警察对明知有犯罪事实的人员应予追诉而不追诉的行为随手又写成了滥用职权。如果主观题写完能快一点给我哪怕留10分钟检查的话,我想95%可以抓回这几分怎么都能趴在岸边。
我05年练散打和队友对打把中指喋段了半截,后来虽然接上但后来张歪了,但打字不太吃劲只能一个手指去敲键盘导致打字有点慢,这应该也是一个客观的因素。
虽然我这次没爬上来,我依然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点心得体会。首先,客观题一定不要害怕,只要不是在一个题上苦思冥想,只要正常复习绝大多数伙伴可以轻松答完。其次,复习客观题主要以做真题和理解真题为主,模拟题个人觉得可做可不做,搞懂大部分历年真题的原理客观题不会有事。课件我个人觉得理解是第一位,毕竟理解是第一位的而不是次数,自己只要想明白了就永远不会忘记,并不在于听几遍或者书翻的有多快,主要是要能转化成得分点,毕竟我认为学知识和答题应试还是有区别。
诚然,客观题并不见得比主观题容易,这个也有因人而异的因素,但凡能通过客观题甚至200分以上的在基础理论上而言,基本具备了通过主观题的基础。而客观题通过率也并非那么高,这个谁也没有具体数字都是猜测,根据考试群体不同统计的标准也有不同。比如,我朋友是法学研究生班的,他给我借书时告诉我说他们系2020年参加法考的同学50%客观都合格了,但将社会上不同阶层的群体放到一起对比就不可能有这么高的通过率,20%左右应该属于合理范围。
对于主观题而言,我被打展了但我也有一些反面的经验和大家分享。比如,最好还是按顺序正常答题,打字速度非常重要,至于是否需要引用法条你要有能力并能准确的引用当然是最好的,但如果时间紧迫自己对法条也不熟悉不能准确定位的话,完全可以法理去解答,比如刑法民法这些理论性强的科目就完全没有必要去引用法条,不然时间可能会很紧张,相反诉讼法可以适当引用法条,前提是定位一定要准确,将此法条引用为彼法条那这一问基本就没分了。
还是那句话,法考就像一场拉力赛,是一门对身体,心态,应试技巧和知识全方位考查的测试,这个雨与个人法律知识的把握成度有对应关联,但不是必然联系,所以我认为至少在考前调整好一个好的状态是至关重要的,而对复习方法和听哪位老师的课这个是根据自己情况进行取舍,以自己的接受和理解程度相匹配,各种他人经验可以参考但绝不可以盲目复制血的教训。
虽然这次被打展了,但是在我被卷进深海漩涡之前还是给大家分享这些经验,希望2021我们金榜题名,如期上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