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律师相关] 小城的律师生活

   
 楼主 淡淡紫 学法元老 发表于 2022-11-23 23:52:22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1我冷静想了一想。不管怎么样,儿子是我的宝贝。何况这个家伙所携带的这种可怕特质,也是我带来的。我要是不生这个家伙,就不会有这个祸害。
  以前我小时候最大的困惑就是,总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理解我。而且也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行走。难得有这么一个机会,我可以引导引导这个小孩。我一定竭尽全力要把他弄好。至于说到底是不是能够把这个小孩子引导好,我没有把握。但是不能说,因为结果可能是不好的,我就不去干了。
  这也算是我给世界留的一个祸害。就算是从佛教的因果上来说,我也应该尽量使得儿子不要变成人类的祸害。如果他能够为人类造福,就好了。至于有多大的出息,我从来没有指望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淡淡紫 学法元老 发表于 2022-11-23 23:52:47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2.我还大概的划定了一下我的自由支配的时间的范围。比较大概率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应该是从上午8:30一直到下午6:00。假如说我的作息时间调的好一点,那么从上午8点到下午6点也是有可能的。
  这个时间段就是意味着有十个小时。
  真正的问题在于我的在途时间,通勤时间有三个小时。
  这样减下来就只有七个小时。
  你在除掉中午午休的时间,吃饭的时间。就要再减掉一个半小时。
  这意味着我一天工作时间的上限大概就是五个半小时。这还需要没有任何其他别的事情。比如说当事人的电话或者咨询。
  而且我这五个半小时的工作时间,还只是说每周一到周五。一到周末的话基本上就是全天不能出来。偶尔能够出来,也只是很偶尔。我算了一下,这就意味着我一个星期的有效工作时间大概是在27.5小时左右。
  可是就算是我们考虑正常的律师,授薪律师那种。大家上班的时间也是会保持每天8个小时以上。周末加班,晚上加班,我就先不提了。我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满打满算,大概是别人不加班的70%。
  加上我这些人处理有一些琐事,有点慢。比如说吧,我如果说从开始去办公室加上要整理整理啊,进入状态可能都需要半个小时左右。从这种角度上来考虑,我的有效工作时间应该不足一个普通不加班律师的70%。
  而且我的身体素质不太好,长时间的通勤会使得我的精神很差,工作效率也会下降一些。从这次后面打点折扣,大概就变成60%了。
  那我们来看啊,很多律师其实都是加班的,尤其是男律师,他们很拼命。但是对于我来说,我的有效工作时间顶了天,只能够有这么长。我的效率因为身体的限制也只会有这么高。你想想,当一个人每一天工作时间都只是一个普通人的60%的时候,你觉得他怎么样才能够很好的去闯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淡淡紫 学法元老 发表于 2022-11-23 23:56:53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1.我们再来看一些比较头部的律师。比如说大少或许算是我这个同年龄阶段做的比较好的律师了。他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1个小时,应该是随随便便。而且这种人他是比较全年无休的。
  他一天比我工作时间长一倍,可能无所谓。但是如果他每一天工作时间都比我长一倍,你要考虑到我们这是一个大陆法系国家。就是人和人的聪明才智相差其实没有那么大,何况真的这么工作狂的男人,他真的会很蠢吗?不可能的。就是比你聪明的人,比你更努力。这就是残酷的竞争市场啊。
  我们来看看他的平均工作时间。当然说他也会去说跟朋友们一起喝酒啊,或者说是跟律所的同事一起去吃饭啊。可是考虑他的职位和他平时处事的一些方式,我觉得他这种行为出于放松的考虑会比较少,还是主要是做业务的一些考虑吧。
  我觉得可以把他每天的工作时间恒定为十小时左右。他一个星期的有效工作时间大约可以恒定为70小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淡淡紫 学法元老 发表于 2022-11-23 23:57:10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2.那我的工作时间27.5除以他的工作时间70小时,那你看我一个星期工作时间是不到他的40%的。
  我们就算不考虑双方的身体素质导致的工作效率,也不考虑双方的聪明程度,假设我们俩在其他方面完全一模一样。
  那你说假如几十年下来,我一个星期的工作时间和他一个星期的工作时间长期处在这么一个40%的状态,我怎么可能会是别人的对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淡淡紫 学法元老 发表于 2022-11-24 09:23:24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湖南衡阳
    1.这就意味着可能基本上每天大少的工作时间都是我的两倍。那这个效果他并不是一个加法效果,而是一个乘法效果。你可以想象过了365天以后,我们两个的区别就是2的365次方。你说谁能够填补这么大的差距?
  单纯是聪明,不聪明能够弥补吗?不可能的。
  更何况,有时候这种工作就像是吃中药攻坚打墙一样,50g分5次吃跟50g一次吃,根本不是一种效果。
  一个人一天工作10小时,那种状态,根本不是两天工作5小时能比较的。因为长时间的工作,他的整个大脑所处的状态,跟我的状态,那不能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淡淡紫 学法元老 发表于 2022-11-24 09:23:45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湖南衡阳
    2.如果说,要是我以前,那就直接绝望了。因为一天5个小时的工作,肯定是不存在的。
  我不要说做律师了,我做法师开坛做法,估计5个小时,都不够用吧?
  就是抓个妖,抓个鬼,我还要买点纸钱黑狗血啥的,撒上香灰以后,还得等脏东西出没吧。何况是,更加难找的当事人。毕竟,鬼虽然少,但法师也少。当事人虽然比鬼要多,但是,律师比法师也多太多了。
  特别是这种大陆法系的设置,会极大程度的扩大努力的效果,缩小聪明的差距。这对我来说是坏消息,但是,对于在座看文的新人律师们却不是。这意味着,如果你每天努力工作10小时,你只要一般般的聪明,哪怕没什么资源,也可以凭借时间效果脱颖而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淡淡紫 学法元老 发表于 2022-11-24 10:28:02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1.但是,现在我不绝望啊。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常规路线走不通,必有备选方案。我现在已经晓得,这是一条几乎铁则的东西了。
  就是,一件事你从A当面看越是一无是处,你在B方面看就越是优势斐然。就如同曾老说的,中国人说一个事情,通常就是三句话:很难讲,看你怎么讲,怎么讲都可以讲。
  我有这么大的劣势,还能做5年的独立自由律师,这说明,我肯定是无意中,启动了备选方案,只不过,这种方案,并未被我意识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淡淡紫 学法元老 发表于 2022-11-24 10:28:28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2.我可以把我跟大少进行对比,得到一些答案吧。
  我们两个是首先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大少这个人对于金钱有着强烈的渴望。我曾问过他为什么会来做律师,他的回答非常直截了当,因为没有任何其他职业能够支撑得起我每个月的花销。我每个月至少要花2万块钱,花钱太大手大脚了。
  再加上他自己花钱还只是其次,他作为男人还要养家糊口,总还要有所剩余吧。要是这么想对他来说,一个月赚3万块钱才是基本的起部。你想想这个社会除了做生意或者做律师,谁能够承担起这么高昂的花销。就算是他在北上广深做公务员,可能都不一定能够做到这个状态。
  但是,我却是一个节俭型的人。花钱很多时候是能不花就不花。我额外的花销主要是出于交友,吃和懒惰的需要。或者还有一些新奇的需要。只是,整体来说都比较低。
  比如说大少这种情况,假如他结婚生孩子以后,我想就算只是普通花钱,没有4万都是做不到的。因为他还要给老婆孩子花钱啊。这种人看上的老婆,肯定也是花钱如流水类型。
  两个人对金钱的需求强烈程度不同,就会导致基底的生存逻辑不太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淡淡紫 学法元老 发表于 2022-11-24 10:28:59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3.我们可以把我们自己带入大少这个状态。你就会发现,当你认为说你每年的收入不能低于40万。你自己赚钱的思路明显就会与普通人不一样。
  爱财不能说有错,也不能够以此,评价人的道德,只能说每个人的需要和想要的生活方式不一样。
  那以我现在出去跑的见识,肯定是认为说要尽可能多的可能有钱人接触。毕竟他们更加有付费的意识和付费的能力。也就是说你可能认为说你咨询费收不起来,律师代理费收不起来,但那通常都是因为你面对的人,他们既没有付费的能力也没有付费的意识。
  世界上关于钱有两种常见的观念,一种是能省则省,一种是花钱才会有好效果。而花钱才会有好效果的观念是在有钱人中间比较流行。
  但是一个人的时间精力就会比较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会比较倾向于说花时间和精力在有钱人身上。而在不那么有钱的人,收费不那么高的案子上面,难免就会有所忽略。
  而且用意识赚钱这个东西,关键是包装还有自己的说辞。如果说是包装和自己的说辞,上面下的功夫比较大,具体花在做事情的功夫就会少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淡淡紫 学法元老 发表于 2022-11-24 10:53:28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1.那我就想起来曾老师说的话了。就是我们两个相对而言,是大少这个人目标明确,要求很高。而我这个人得过且过,随遇而安。
  他当然是努力而勤奋,于是自然而然得到丰厚的回报。
  可是要是说我这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倒还真不是我有多聪明。我在今天之前,可能是这么认为。但是我刚发现自己,无意之间暗合了一个运气好的规律,叫做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那就是曾老师特别强调的一个规律。他说世界上有些人事儿还没做,就开始成天算来算去做事儿,结果会怎么样?我跟你们说这种人如果去投股票是10投9输的。什么人投股票很可能会赢钱的。那就是他把钱往那一投,就当这个钱就丢了,不见了,他买什么就涨什么。我觉得有些人特别搞笑。就好像一个农民种子没播下去,他就在想,哎呀,这一个种子播下去以后收成怎么样?那你有什么用呢?你算来算去,觉得今年天色不好,可能收成不好,你就不播种了吗?算有用吗?算来算去,你还不是该播种就要播种。有本事你看今年天成不好,你就别播种了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友热议

    9142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