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律师相关] 采访同仁堂法务工作的“第三代律师”

法眼天下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5-4-13 17:00:10 查看:2884 回复:0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学法网,与法律人共成长!马上注册学法网,结交更多法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法制日报|张维)北京市吴栾赵阎律师事务所闫军自称是为同仁堂服务的“第三代律师”。

  谈及同仁堂的法务工作,给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同仁堂对品牌维护非常重视,秉持着依法治企的理念。1983年至今,一以贯之。”

  他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现在同仁堂领导签字前,总有一个习惯性的问题:“律师看了没有?”

  在《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法律事务律师审核规定(试行)》中明确规定,对于同仁堂系统内的企业设立、分立、合并、破产、解散、清算、对外合资或合作、投资、融资、担保、租赁、产权或股权转让、知识产权保护、土地使用权转让、工程建设、招投标及企业改制、重组等重大经济活动等方面的合同、章程或协议等都必须经集团公司律师审核,方可签署执行。集团公司对法务工作的重视也体现在这里。

  据北京同仁堂集团总经理助理、法务部负责人赵现红介绍,仅2014年,经集团律师审核的合同、章程或协议就达546份,重大合同和章程律师审核率达100%,董事会重大决策法律顾问的参与率也达到100%。

同仁堂.png


  在闫军看来,这些年,同仁堂的法务工作正从粗放转向精细化管理。

  1980年代后期,“给经营人员普及经济合同法,主要是让他们遵循合同必须要双方盖章的规定。现在听起来似乎觉得太简单,但在那个刚脱胎于计划经济的年代,订货会上,业务员们不可能带自己单位的公章来,有的连授权书都没有,往往合同没有盖章就开始履行,有时就容易出现纠纷。”闫军说。

  现在,法律顾问还在给员工培训合同法,但是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关注合同双方谁先盖章的问题。学法网微信号(xuefa5)法律人必备!这源于同仁堂在这方面的教训。闫军说:“三四年前,同仁堂一个子公司准备租一个大厦做经营,在租赁合同上先盖了章后给对方去盖章。但对方很长时间没有返回。同仁堂催促无果不得不放弃,结果两三个月后,对方把盖完章的合同拿回来,并起诉该子公司违约。结果该子公司输了官司,赔偿了上百万元的违约金。”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这种被动的情况,同仁堂进一步完善了合同管理制度,细化了订立合同的流程,并要求所有子公司争取后盖章。

  另一件事推动了同仁堂内部信息报告制度的健全。同仁堂各级子公司遍及世界各地,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下,信息反馈的及时性非常重要,但有时并没有做到。几年前,同仁堂一家南方的门店曾遭遇一场被起诉的官司,未及时向总部报告,自行聘请了律师应诉。但其所聘请的律师开庭前出了意外,不能按时出庭。后在集团法务部门的协调下安排集团法律顾问及时应诉,妥善处理了这起诉讼,并在全系统举一反三,建立健全了法律案件的信息报告制度。

  30多年的法务实践,提升了同仁堂的管理水平,维护了同仁堂品牌权益,培养造就了一支遵纪守法、讲规矩、重诚信的干部职工队伍,提高了上至集团领导、下到普通员工依法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自觉性,时时、事事、处处,兢兢小心、汲汲济世,为百姓生产良心药、放心药。这就是同仁堂法务工作最大的价值。点击查看更多法律行业相关精彩文章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让在法律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友热议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