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法检相关] 辞职法官:后悔自己出来晚了

 
法眼天下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6-6-17 11:59:09 查看:21641 回复:5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学法网,与法律人共成长!马上注册学法网,结交更多法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司法体制在选择自己前进的道路,很多优秀的年轻人用脚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慢慢的法院就剩下了四类人:一是老一代的法官在体制内安度自己的职业暮年;二是新招录的大学生从新手到熟练工,然后挣扎是否离开;三是准备充分享受二胎福利的孕妇,她们未来还会成长为按时接送孩子的贤妻良母;四是衣食无忧的北京人,体面的说着自己的身份。

后悔.png

文/北京瘦马

上周收到一个好朋友的消息,说辞职批了。我早知他去意已决,决心很大,到了不管不顾的地步。入额走,领导挽留走,单位不放也得走。他跟我一样外地考进北京,没有什么关系,能到今天全靠自己。年过而立,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很大。有一次喝酒我们谈人生,觉得人生的机会看似很多,但在体制内过了30其实是越来越少,所以趁年轻应该出去拼一下。

他是人民大学的法学本科,人民大学民商法的研究生,法院工作接近十年,在法院每月拿不到6000——可能非洲也没这价了。辞职去了银行,税后40多万,还有一些奖金、补贴。我电话里问他后悔吗,出去换领域业务能学会吗。他说特别后悔,后悔自己出来晚了,在法院浪费时间也挣不到钱,过得也不开心。至于业务,他特别自信,他说如果在一线办案子,学其他的都没问题。银行用的都是法律的皮毛,主要就是理解法律,应用法律解决问题,跟法院没法比。重要的是,工作商量着来,就算错了一般也没有太大责任。

前几天有个报道,辞职法官建了个微信群,瞬间人就500人了。北京高院院长也说过,法院人才流失严重,曾经一年500多。看来法官群体人才流失非常严重。我看看周围的离开的朋友,似乎他们都有些共性:

第一,外地考进北京的居多,80后为主。

对于80后,当初人生可选择的道路不多,高考还是最主要的途径。所以很多考进北京的80后,基本上智力都是那一代中比较高的。假设有1000个高三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北京,然后在北京名校读个研,通过司法考试,又考上公务员留京,然后再通过层层考核做了法官,我相信也就剩一两个。

第二,年龄在30-40之间。

目前离职的法官,普遍都是30多岁。从19岁上大学,23岁本科毕业,25岁研究生毕业,工作8-10年,在35岁左右的时候辞职。而事实上35岁正是从事司法工作的黄金年龄,知识结构新,文字功底好,反应快,精力旺盛,理论与实践能够很好的结合。但是实际上,“看上去很美”,体制内很少受到尊重。这些年最常听的话就是,你不干多的是人抢着干。简直是包工头,教训搬砖头的小工。

第三,业务水平过硬,但是晋升无望。

司法体制里领导的数量有限,竞争也不是完全公平。一个人工作到35岁左右,未来已定,人也基本被贴上标签了。比如干部部门会根据你的家庭背景、才能给你贴标签,官二代、储备干部,宣传红人,写作能手,当然更多是“业务型“。大部分离开司法队伍的人,都是家庭背景一般,但足以靠自己的能力活下去的。货币的市场是劣币驱逐良币,因为货币没有意志,由市场选择。而人有意志,人就会自动放弃跟劣币竞争。自动退出与劣币的竞争市场,可能也是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很多人爱笼统的说,中国司法队伍素质不高。别的地方可能是这样,但是在北京我觉得基本上不存在这个问题。至少在40岁以下的年轻法官队伍里,北大、清华、人大、政法的研究生占了接近90%。尽管学历不完全代表能力,但客观说这些新一代的法官,不论法律知识还是职业道德,都超出前一代甚多,堪称未来司法的顶梁柱。这一代人基本上是我国人口红利中产生的人才红利,是在人口大爆发的基数上,通过更激烈的竞争选拔出来的人才,足以称之为人才红利。

但是目前离开司法队伍的却正以这群人为主,我隐约觉得,司法系统对待人才的傲慢态度,体制缺乏适当的待遇与激励机制,很可能导致我们坐失人才红利。一方面,老的司法队伍里的同志,已经无法改变了,他们习惯了戴着大盖帽的强势甚至蛮横的司法方式。而且似乎只有代际更替,才能彻底抛弃司法中的野蛮成分。

另一方面,新招录的大学生,也已难言优秀。这几年明显感觉,新招录的大学生,过于自我,吃苦耐劳与学习能力都明显下降。回学校一问,才知道进入司法系统,已经成为排在出国、考国家公务员、去大国企、金融机构、优秀律所之后第五第六的选择了。尤其现在,很多大学生知道法院的待遇,以及可能长时间无法做法官的现实,基本都不会优先选法院。当然如果按照职业共同体的规定,可以先做律师再做法官,他们当然没必要一毕业就来体制内吃苦受穷。

司法体制在选择自己前进的道路,很多优秀的年轻人用脚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慢慢的法院就剩下了四类人:一是老一代的法官在体制内安度自己的职业暮年;二是新招录的大学生从新手到熟练工,然后挣扎是否离开;三是准备充分享受二胎福利的孕妇,她们未来还会成长为按时接送孩子的贤妻良母;四是衣食无忧的北京人,体面的说着自己的身份。

我们诚然要改革体制,建立更加完美的制度。但是老祖宗说“徒法不足以自行”,没有优秀的人才,过硬的队伍,再好的体制也难以发挥作用。就像厂房里,有最优秀的管理制度,最好的生产设备,但是你没有好的工人,也生产不出好的产品。学法网APP,法律人必备(进入下载)
曾经曾经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6-6-17 12:46:16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人家是具有法院10年经验的法官,丰富扎实的实务经验就是他的资本!就是他的资本!再重复一遍,丰富扎实的实务经验就是他的资本!
此文不能成为年轻实习律师进入律所的榜样,很多年轻律师经历反馈,某些律所5年的经验还不如法院书记员1年的经验积累。要成为收入丰富的律师,首先考虑自己的基本功,基本功扎实了,案源自然会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angpeng122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6-6-17 16:40:35 来自: 中国山东威海
法院的金子招牌发挥了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13司考动车 学法6级 发表于 2016-6-17 23:08:07 来自: 中国福建龙岩
在法院当书记员真能学到不少东西,我听一个法官说,他的一个聘用书记员才跟了一年,然后到一个律所工作,一个月就有三千,加上其他六千加,而法院新进一个书记员,还是过司考的,从事二年律师工作,那工作能力,简直想一巴掌打死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随风浮沉 学法3级 发表于 2016-6-18 16:50:23 来自: 中国重庆
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体制内的迷茫 学法6级 发表于 2018-5-17 15:53:26 来自: 中国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路过,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友热议

    5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