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登录更安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此文已被加为精华,特奖励学法币200个,请注意查收! 近期事务繁多,每天扎进各种疑难杂症,罕有时间静心思考,但还是准备每月在学法网上写点什么,逼迫自己去回味、去感悟。今天粗算下来,加我QQ来交流或咨询的学法网网友已达数百人,真有些疲于应付,但也从中得到了一些感悟,有的就集中解答于此,择要录之,知者悟之,以后难再一一回应,实在心力交瘁。 1、新入行律师之苦痛: 无案源,自然愁;有案源,一样愁。实习律师,自然愁;执业律师,更是愁。我虽案源不愁,天天瞎忙,马不停蹄,但无可羡慕。我的生存状态概括就是:执业不久,经验匮乏,熬夜苦战,两眼熊猫;案子不少,水平有限,底气不足,如履薄冰;硬着头皮,钻研苦学,力求穷尽,仍难满意。 知识、谋略、经验均有限,却不得不对得起客户的信任,愁;出具的文件虽已几易其稿,斟酌再三,仍不放心,进而请教老律师或组织团队讨论,愁;法律顾问单位抛来的问题千奇百怪,奇葩偏门,其间的苦学、请教,愁。 这行谁都不易,愁苦方式不同。君不见,我们主任这个级别和创收,却也是常常误了饭点,头发苍苍。可谓,时见“贼吃肉”,时见“贼挨打”! 2、新入行律师之案源开拓: 此问题乃老生常谈,却也常谈常新。 我的切身感受:世上绝无“万金油”,然必有其门道;他人开拓之路难以复制,却必有相通可取之处。 然多数人在对那些案源丰富的律师仅有羡慕或嫉妒,却没有看到他自己脚下的机会,或者说没有看到自己“未来的机会”。 回顾我本人的中途改行和案源开拓之路,发现前十年积累的人脉给我带来今年案源的比例并不高,粗算下来,不会多于四分之一。剩下的四分之三几乎都是自己改行做律师后重新积累和开发的。如果问方法,很难表达,能说出来的都很像“废话”:好好为人处世,用心积累结交,适时推销自己,寻找多元平台,把握眼前的任何机会……如果非要再往实处说,我只能举例说明,一个正面,一个反面。反面教材是,我之前加入我们当地比较热闹的宝马车友会,客户是高端的,但因为自己营销心切,自觉不自觉地“植入广告”,虽然也交到了两三个朋友,但也因此被群主踢出!失落很久,痛定思痛,终于有了以下的正面教材:之前听说有个老乡商会,但不幸地打听到该组织争权夺利导致人心涣散,名存实亡,这种境况我初以为定是没什么宝藏可挖掘,但多认识几个老乡也不错,反而就没什么功利心,就纯粹当交朋友。但因其中一人热心组织,组建微信群、QQ群,也就没多想,经常上去发发言,在我和其他几位老总的带动下,群里越来越热闹。这才慢慢发现,群里其实高手很多,卧虎藏龙,只是很低调而已。此处的关键点来了:我不是上去乱聊瞎聊,而是要不不发言,要说就要掷地有声,让别人从字里行间,清楚看到你的才识、人品、品味、素养等;还注意自己不能太刻意而让人不爽;还注意别人发帖时的多多回复,慢慢就熟悉了。此时其实我已经开始营销和积累,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急不来,每天有空时就上去逛逛,或发表观点,或提供咨询,或分享点好资料,或找个好话题,或大家开开玩笑,或有资源可共享的就及时帮一把,或关键时候要来点干货……慢慢地,大家熟悉了,为期一个月,竟然就有人来咨询你了;有人对你印象深刻而主动联系你;有个支行行长才发现原来一直和他在聊的我就是他们银行的法律顾问,第二天就来我办公室拜访论道了;有人还将我推荐为省经信委的中小企业局的创业指导师;有企业在试了我几次后,发现还算靠谱,直接与我签订了常年法律顾问协议;有几个老总找我解决几个疑难案件等……总之,看似无心插柳,其实不着痕迹,用心做人交友罢了,后续的案源连自己都没想到。 不知各位看了是否有所领悟。 3、新律师的未来准备与定位: 其实,这个问题是很多人所小看、所忽略、所身在其中而不自知的。 为未来的准备,说起来就这么几个字,但做起来却是拿无数个日日夜夜分分秒秒。至于定位,在专业细化的大趋势下,难以言表,因为行行出状元,因为适合你的是最好的。这不是废话,是那么多学法网上的网友友问及的回答。 我不能好为人师,姑且用一连串质问来表达,也许每个人扪心自问,自己回答更好些。 你是否觉得自己也挺忙碌,但你是否常常抬头去展望、去判断一下,自己两三年之后的执业状态呢?是否还只是沉浸在事务中无法自拔呢?还是已经为三年后的自己在规划,哪怕是纸上谈兵,哪怕是忙里偷闲?还是被现实打击得连梦都不敢去做? 你可能觉得自己也挺好学,但“好学”的种类、学问之大,是值得你去思考的。你有无自问我走对路了吗?我是不是认认真真地把方向走错了呢?你办案之余看了多少书?你又读了多少案例? 你是否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去规划未来,去决绝地选择?你是否在纠结自己是不是该放弃一些自己并不喜欢、不擅长或此生不愿涉足的专业领域,却又面对现实觉得多赚点也是好的? 你为你所谓的蓝图或未来做了哪些准备呢?你是不是一个永远有plan B的人?你是否很清楚眼前所做之事的意义? 你是否对律协等组织的讲座而愿意牺牲周末懒觉、玩乐时间去听课、去学习?你是否在工作若干年后已被消磨锐气?你的个性是否在褪去,变得自己都不认识? 你是否用心、大气、诚心地去对待每个朋友、客户?你是否还常常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你是否能为了一个小案子、小客户,竭尽全力? …… 类似的问题似乎很难穷尽,但至少可以大致勾勒出你的未来状态了。 我坚信一点,未来源于脚下的每一步。你迷失或随意的每一步,失去的不是这一步的机会,而是这一步背后的潜在转机、人缘,甚至是一片广袤疆土!我固执地认为,律师一行越做越如履薄冰,是源于很多时候的一点失误,一点麻痹,一点小错,一点草率,背后失去的很可能不是这一点,而是那一片! 罗啰嗦嗦码了一堆文字,字字源于肺腑,然对你是否有所帮助,不得而知。今天是2014520,俗套一下,希望大家对自己的职业、对法律、对未来也能用上这组数字。点击查看更多“如是我见”的精彩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有人还将我推荐为省经信委的中小企业局的创业指导师; 如是我见 发表于 2014-5-21 00:11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从合伙人律师角度谈谈实习律师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律师是高收入、高社会地位的代表,《精英律师》等影视作品更是加深了公众对律师的高薪想象。每年法考过后,会有一批法考人拿到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详情 >>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