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律师相关] 杜慧力:18年律师生涯 万技皆发于心

 
法眼天下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3-1-9 16:22:01 查看:22107 回复:27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学法网,与法律人共成长!马上注册学法网,结交更多法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在一个法治不健全的国家,从事律师工作会有非常多的艰难、挫折和无奈。如果你不是真的某种程度上喜欢这份工作,你的日子会很难过,也难有发展。

  文 本刊记者 马丽

  做了18年金杜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你以为在杜慧力身上可以看到中国顶级专业律师的全部,他却轻描淡写的说:“律师不可能因为某个执业平台充满优越感,也不应该因此获得优越感。”说话的时候,杜慧力习惯性嘴角上扬,配合柔和的眼神呈现微笑状态,中和了他明显上扬的眉梢造成的锐利。放松的表情和鲜明的主张透露了杜慧力自我的个性和骨子里的自信,杜慧力以他游刃有余的社交能力确保交流的连贯和愉悦,但是你如果没有碰对他的频率,会收到一连串的否定和质疑。

  在律师行业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金杜律师事务所(下称“金杜”)担任公司部门的负责人,杜慧力却从来不谈律师的终极目标和神圣使命,“律师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与其他职业只是分工不同。”在他眼里,律师职业本身并没有神圣的光环,它并没有让一个人变得神圣,也不可能让一个人更快乐,但是对于每个选择律师作为职业的人来说,却可以因为真心喜爱这份工作、并通过用心地帮客户解决难题而获取小小的快乐和成就。

  18年,万技皆发于心

  对杜慧力来说,“当时学法律的理想是做律师吗”这类的问题没有意义。1984年,杜慧力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学习法律,那时做律师的人并不多,普通人能想到的法学院毕业生可以从事的职业就是公检法,毕业后没有进入公检法的杜慧力,在企业中兜兜转转之后在大成律师事务所短暂呆了三个月,于1994年进入金杜律师事务所。

  “做律师不是在理想指引下的选择,更像是命运安排的结果”。杜慧力从不喜欢把自己从事律师职业的动机拔高,但是既然命运安排了律师职业,也要有背水一战的精神。这一战从94年一直坚持到现在,以后还会继续下去,杜慧力从一名普通律师做到金杜律师事务所整个公司部门的负责人,部门内有几十位合伙人,业务涵盖公司治理及合规咨询、并购、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境外投资、税务等领域。

  杜慧力早期主要代理国外投行在境内的直接投资,近年来,随着市场形势的转变,他的业务重心向中国企业境外投资转移。在大大小小律所都在追求专业化发展的当下,金杜是在专业化道路上走得最为成功的律所之一,而杜慧力本人除了在大成律师事务所短暂工作的三个月外,几乎全部的从业生涯都在金杜的平台上完成,金杜印记鲜明的他在律师专业化发展上取得的成就在业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11年前杜慧力服务过的一位客户,11年后通过同一个固话又找到了杜慧力,客户说:“杜律师,你真厉害,十一年都坐在这。”杜慧力开玩笑地说:“可不是嘛,十一年都坐在这,一分钟都没动,等着服务你。”说是玩笑也是实情,杜慧力这11年确实只做了一件事,用他的专业知识和智慧为客户服务,“11年的跨度很大,一打电话却好像昨天的事情,我有这个精神,客户为什么不喜欢我?”杜慧力对自己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非常自信。

  相对于生存,更难的是发展,是突破发展的瓶颈。律师做了三五年后,尤其是在公司化和专业分工严格明确的大所工作三五年后,大部分人开始觉得原地踏步,大量重复性劳动,倦怠,审美疲劳,成了工具,失去方向,进而离开。还有一小部分人潜能爆发,完成量变到质变,出类拔萃,进而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这个转折点到底在哪里呢?这些年杜慧力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前年,华尔街最牛律所Wachtell的创始人之一Martin Lipton 来金杜办了一次讲座,一位金杜年轻律师也问到了这个问题:工作几年后,区别怎么产生,如何脱颖而出?老先生想了一下,说简短总结的话就是:“要成为优秀者,就是要能为客户作出商业决定。”

  这句话意味很深长。不知道那个年轻律师明白了多少,杜慧力听闻此言却感觉似有一阵隐雷滚过,“真想不到老先生用这句话来总结转折点的发生,而且琢磨了很久还真找不到比这句话更好的简单总结了。从本质上,法律只是一个工具,但如不跳出圈外去看这个问题,埋头干了三五年后这个律师本人就会变成工具。而律师一旦觉得自己只是大所的一个工具,他就会很沮丧,失去动力,套在瓶颈里出不来了。而那些成功的律师往往一开始或很快就明白法律是工具,把客户的事办成才是目的。”

  “万技皆发于心!”杜慧力说:“通常以客户为中心的律师,专业水准不会差(这个时代纯靠忽悠是不灵的),而因为想得更多,他更会注意学习更多的东西,这个律师专业之外的‘见识’和‘软技术’则更是尤其突出。这些见识通常是对客户业务的深层次了解,对客户行业发展动向的观察,甚至是两个高尔夫迷之间技艺的切磋;软技术包括你要知道一件事情收多少律师费最合适,客户一封咨询邮件必须多长时间内要回复,两个会议时间冲突时如何安排客户才不会发怒,等等。”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杜慧力说,其实,也没有可以列出一、二、三、四条,归纳得非常清楚操作手册,照此执行就会成为优秀的律师。总的来讲,要发“心”,还要喜欢。

  国际化服务需要国际化律所

  如果说律师的脱颖而出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万技皆出于心”,那么律所的脱颖而出则是律所自身的国际化。这也是近年来杜慧力思考和实践最多的领域。

  作为服务业的一种,律师业务的发展必然会随客户业务的发展而变化。金融危机之前,外国经济形势积极稳定、中国房地产业欣欣向荣,那时候,杜慧力的主要业务是代理投行投资国内的房地产业,金融危机后形势发生逆转,中国企业走出海外投资的多起来,杜慧力带领的公司部门专门开辟了境外投资团队,并争取在三五年内做成金杜的拳头产品。

  杜慧力本人的业务也转向海外并购,这对杜慧力来说并不能算是新业务,“外商直接投资和海外并购二者并没有本质区别,对大部分去发达国家投资的中国企业来说,其所需要中国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还是案件管理,即帮助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以及律师对接,而这种与外国律师和企业打交道的经验,我们在做外商直接投资业务时已经积累了很多,他们是怎么想的,我们很清楚。”

  2012年9月,神华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国华能源投资”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的塔州水电集团成功签约,同意收购塔州水电的在建风电场Musselroe项目的75%的股权。这是金杜在年初代表国华成功收购塔州水电的Woolnorth风电场项目的75%的股权后,第二次代表国华在澳洲的投资项目。代表金杜牵头该案件的合伙人即是杜慧力。

  此并购案体现了金杜在做并购案方面的独特优势。通常来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分两种,目的地为发达国家的,中国律师发挥的作用主要是负责中方与外方衔接的桥梁作用;目的地为发展中国家的,当地律师的服务水平还不及中国律师,因此中国律师往往发挥主导作用。澳洲风电收购案属于前者,杜慧力介绍,在这个案件中,他们帮助国华找到的律所为在澳大利亚排名第一的万盛(Mallesons)国际律师事务所(下称“万盛”),“和一般国内律所直接派两三个人到当地或者与当地小所合作的做法不同,我们直接与当地该领域最优的律所合作。”

  杜慧力一直坚持一个观点,要帮助客户国际化,律所自己先要国际化。金杜与万盛的联盟自2012年3月1日正式开启。联盟后的金杜以一站式的综合法律服务与跨境交易能力见长:金杜在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并购法律顾问排名中跃升至第三位,在同期欧洲并购法律顾问排名中也位居第三。

  重点开拓海外并购业务以来,不可避免的会关注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屡屡失败的现实。杜慧力说,不是说因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刚刚开始,就必须要交学费。中国企业的问题在于把中国的一套思维搬到国外,不重视法律的作用,当然随着教训的增多,现在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逐步增强,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律师都有机会在海外投资法律服务市场分一杯羹。

  “道理很简单,没有国际投资经验、没有国际化的人才,机会摆在面前也只能干着急。”杜慧力直截了当的说。

  大律师追求小快乐

  律师是个“压力山大”的职业,但仍然有很多律所合伙人、负责人孜孜以求的要把律师塑造成一个快乐的职业。这种努力在杜慧力看来有点徒劳,甚至有点可笑,一个行业过多的谈快乐,必然是缺少快乐,如果谁跟杜慧力说做律师很快乐,杜慧力一定觉得他很假:“在一个法治不健全的国家,从事律师工作会有非常多的艰难、挫折和无奈。说起来,十个律师里面有八个不快乐,所以年轻律师流失率很高”。

  说出这么消极的话,你要以为杜慧力是个悲观消极的人那就错了。他那种轻松自若的神态和嘴角的笑意散发出明显的正能量,“快不快乐不是职业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律师职业不能让你快乐,但是你可以选择快乐。大多数卓越律师的一个共同点,除了用心为客户服务外,就是喜欢这份工作。如果你不是真的某种程度上喜欢这份工作,你的日子会很难过,也难有发展。

  “但这种喜欢,往往不是功利性的喜欢一个终极的目标,如当了合伙人才会高兴,而往往日常中的一些乐趣。如发现一个客户和你有共同的嗜好、周五下午终于按时把自己很满意的一个Memo 发出去了、出差去了一个你一直想去但还没去过的地方,等等。”

  还有人将终极目标标榜为“为中国的法治事业而努力”,这在杜慧力看来是另一个极端。这种终极目标即使存在,也很难坚持下去,在大环境短期内难以改观的情况下,一个以为中国的法治事业而努力的人很可能的结局是对这个行业灰心失望,结果不是随波逐流就是离开这个行业。

  杜慧力也有理想,说出来很简单:“希望法律管用”。如果法律管用,那些国企、央企的老总们就会更愿意把钱付给律师,而不是把大把的钱送给权力,海外投资的惨痛教训也会少一些。对于中国法治环境的完善,杜慧力心里知道怎样去做,但是还要清醒地接纳现实,过于理想化反倒容易放弃。“真正让一个人能在律师职业上持之以恒做下去的归根结底还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小快乐以及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小小成就感。”

  大环境的改善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其纠结于环境的不幸,杜慧力更愿意做一些更有实际意义的工作,如果有一天退休不做律师了,他希望去教书,理由是“很多法学院毕业生到了金杜还要重新培养,原因很简单,我们实践中操作中需要的东西,他们老师都不会。”

  对话杜慧力

  《法人》:您现在业务很大一部分也是海外投资,对于之前讨论比较多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屡屡失败的现象您怎么看?

  杜慧力:首先是对当地制度、法律、政策、文化没有认真了解,拿自己在国内的一套想当然到国外用;其次是缺少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管理能力的人才。跌了一些跟头后,中国企业的法律风险意识有所提高,开始重视律师的作用,这时候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就成了当务之急。

  《法人》:金杜在海外投资这块的优势是什么?

  杜慧力:我们大约一半的合伙人来自外资所,他们本身就有丰富的海外投资经验,我们国内合伙人大部分也都有与外国投资者打交道的经验,比较熟悉外国企业和律师的思维。此外,金杜不论是律师还是合伙人,都是公司化管理,彼此之间没什么利益冲突,也就能更好的合作。

  《法人》:您之前提到,海外投资领域的法律服务很难做,此话怎讲?

  杜慧力:一方面企业对中国律师作用认识还不到位,另一方面中国法律服务市场良莠不齐,举个例子,某企业一单海外投资业务找金杜,我报价200万,找另外一个所150万,再找一个所可能60万就做。不像在国外,一流律所的价格基本一致,你去找谁都是一个价。

  =更多精彩=

  1、律师职业精华文章汇总,大牌律师从学法网起步!

  2、律师成长日记,从草根走向大牌律师的点滴记录!

  =热门推荐=

  1、关注学法网微博 https://weibo.com/xuefa 关注最有价值的法律、司考、律师资讯!

  2、手机微信关注学法网(微信号:学法网xuefa5)法律、律师、司考资讯随身带!
1140786760 学法15级 发表于 2013-1-9 16:53:12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国际化视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有忍有容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3-1-9 17:15:20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看了你这付商人的嘴脸,让人觉得恶心!虚高的玩艺!就说一个事吧,律师必须加入律师协会,还强制每年交纳会员费,这个会员费找不出任何法律依据!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明目张胆搜刮律师个人财产的黑规则,你们这些所谓的大所律师们,却一个个心甘情愿的被黑规则强奸,没有哪个站出来为中国律师们呐喊点什么,还有脸写这些忽悠人的东西!你顶多就是一个充满铜臭的商人!你们这些垄断者们挣了钱,就应该为中国律师的利益做出一定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中年派 学法2级 发表于 2013-1-9 22:10:21 来自: 中国北京
“很多法学院毕业生到了金杜还要重新培养,原因很简单,我们实践中操作中需要的东西,他们老师都不会。”
路过,遇到高人了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imimos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3-1-9 22:56:58 来自: 中国广东湛江
说得很实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秦克政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3-1-10 09:27:17 来自: 中国四川攀枝花
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gl2012 学法网[执业律师] 发表于 2013-1-10 10:11:28 来自: 中国浙江金华
说得很实在,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egress02 学法8级 发表于 2013-1-10 13:59:25 来自: 中国湖北宜昌
回复 1# 法眼天下
你们都在说 律师行业,很少有人讲 检+法+公证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p3w007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3-1-11 09:31:57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说得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警锋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3-1-11 15:53:02 来自: 中国北京
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友热议

    27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