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网法考题库 | 法考模拟考场 民法试题讨论 | 民法题库 | 民法测试 民诉试题讨论 | 民诉题库 | 民诉测试 商经试题讨论 | 商经题库 | 商经测试
法考历年真题库 | 法考试题讨论 刑法试题讨论 | 刑法题库 | 刑法测试 刑诉试题讨论 | 刑诉题库 | 刑诉测试 行政试题讨论 | 行政题库 | 行政测试
  • 回复
  • 收藏

[刑法] 下列选项中哪些构成共同犯罪?【2012年5月2日】

 
法中行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2-5-2 15:30:25 查看:17436 回复:66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学法网,与法律人共成长!马上注册学法网,结交更多法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学法网司考题库提醒您:坚持每天做题,每天进步一点点![点击做题]



     说明:为了更好的延续学法网司考试题讨论版的学习氛围,并发扬司考试题讨论版“没有交流,没有异议 就没有进步”的精神,学法网司考试题讨论版的2012年度“每日一题”从2月6日开始,以下为2012年5月2日的题目:

  好文推荐:《从06年考到11年 从250分到409分 更多:2012司考复习经验技巧

 下列选项中哪些构成共同犯罪?

    学法网提醒您:态度决定您的司考成绩,“之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是司考复习的态度!为了能在交流中得到进步,请大家务必认真参与讨论(答案+选择答案的理由)

  A.甲教唆13岁的乙盗窃,盗窃来的财物二人平分

  B.甲教唆乙去杀害丙,乙却强奸了丙

  C.甲教乙一种诈骗的方法,说“屡骗屡中”,乙用该方法,果然骗得不少钱

  D.甲教唆乙去放火烧毁一幢房子,乙正欲点火时主人来了,乙迅速逃离



  更多:(1)刑法试题讨论(2)刑法题库(3)刑法复习指导(4)刑法测试


  答案公布:复制本题地址https://bbs.xuefa.com/thread-398493-1-1.html发给Q上或Q群上的好友一起参与讨论,答案及解析已在2012年5月3日在本帖公布。查看以前的每日一题,可在《“每日一题”历次题目及答案汇总》查询,谢谢!

  非常热门: 学法网司考模拟考场2012年5月-9月限时测试计划表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要求犯罪人都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否则就不成立共同犯罪。就教唆犯而言,教唆对象必须是达到法定年龄、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人,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刑法理论上的“间接正犯”。在这种情况下,教唆犯和被教唆的人之间不发生共犯关系,教唆犯应对其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所实施的犯罪承担全部刑事责任。因此,A选项中,甲不属于教唆犯,甲、乙不构成共同犯罪。B选项,乙并没有犯甲教唆之罪,且乙实施的犯罪与甲教唆的犯罪没有重合的部分,故二人不成立共同犯罪,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强奸罪。所以B选项不选。根据《刑法》第295条关于传授犯罪方法罪的规定,C选项中甲的行为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而不属于教唆犯,甲和乙不成立共同犯罪。所以C选项不选。甲、乙构成共同犯罪,并且属于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的犯罪未遂,即共同犯罪的犯罪未遂。所以D选项正确。
猫妞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2-5-2 15:54:53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DD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a11qq26 法考VIP4级 发表于 2012-5-2 16:20:31 来自: 中国广西来宾
ABC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pp6666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2-5-2 16:26:52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甲是盗窃罪的间接正犯,不构成共同犯罪,被教唆人没有实施被教唆之罪的,在教唆的范围内不成立共同犯罪,C仅仅传授了犯罪方法,没有共同犯罪的故意,D为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尾随,个人理解D为共同犯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陈大陈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2-5-2 16:39:50 来自: 中国广东湛江
CD  a不符合刑事主体的规定 B不是共同犯罪意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雨淅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2-5-2 16:44:00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cd,  A是间接正犯,不满十四!B不构陈成犯罪(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uhe18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2-5-2 16:46:05 来自: 中国四川德阳
D,个人认为C是不能构成同共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uojianerin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2-5-2 17:01:16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BCD

A ,甲教唆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盗窃罪,虽然未成年人不受刑事处罚,但是甲却是间接正犯。
B,甲教唆乙去杀害丙,虽未实施,但是有杀人动机,于杀人罪属于犯罪中止,二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乙却强奸了丙,这一犯罪行为,为乙的个人行为。
C ,教唆犯与被教唆人形成共同故意犯罪。
D,共同犯罪未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飞翔2012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2-5-2 17:12:32 来自: 中国山东威海
A成立间接正犯
B乙成立杀人的中止与强奸的既遂,甲与乙在杀人范围内成立共犯;
C甲传授犯罪方法还是诈骗的教唆犯、乙诈骗罪,能否成立共犯,纠结
D共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守仁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2-5-2 17:28:20 来自: 中国湖南湘潭
选DDDDD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友热议

    法考题库
    66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