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 收藏

[律师相关] 祖辈的足迹

 楼主 豫尚春彰 学法3级 发表于 2023-11-17 21:15:00 查看:13119 回复:2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学法网,与法律人共成长!马上注册学法网,结交更多法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祖辈的故事,宛如一本珍贵的历史书,记录着他们奋斗、智慧和生活哲理的点滴。他们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经历了战争和饥荒的磨难,度过了艰苦的岁月,却始终坚韧地活在世上。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刻地明白了生命的宝贵和坚韧的力量。越是艰难,我们越要勇往直前。
不知从何时起,“人为何而活?”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热捧的话题。这个问题不仅是我们作为普通人需要直面的,也是千百年来哲学家们苦苦思索的问题。
对于人为何而活这个问题,哲学家们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思考。尼采和叔本华认为,生命本身没有意义。,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若认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都毫无意义,那么他很不幸,甚至可以说,他根本没有资格活下去。”而海德格尔则认为,人应该“向死而生”,通过思考“死”的概念来激发我们内在对“生”的渴望。
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也困扰着我多年,直到有一天我偶然间翻阅到一本名为《答案之书》的著作。它的开篇序言写着“当你感到困惑时,请打开本书”,我仿佛进入了一场神秘的占卜。,当我读完整本书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所谓的“答案”实际上并不存在,所有的答案都需要每个人自己用心去寻找和填写。每个人的意义和价值也都需要每个人自己用心去寻找和填写。
一个人,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也无法决定出身。,既然我们意识到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虽然无法像流星一样划过天空,令世界为之惊艳,但至少也应该以轰轰烈烈的方式活一场,即使我们只是渺小、普通、平凡的存在。生命本身或许没有意义,那么我们又有什么好患得患失的呢?为什么要在乎世俗的偏见?我们应该结合自身及所处的环境,去发现自己,认清自己,“率性”而为,怀揣勇气,不断追寻,用心体悟,着力前行。只要我们尽力而为,就已经足够了,其本身就是意义。
一个普通人,当我们生命之烛燃尽时,这个世界又会有谁记得我们曾经来过呢?或许我们的亲人也仅限三代以内残存着一些模糊的记忆。
听家里人说,我的奶奶很早就去世了。我和我的二哥都是没有见过她,只能通过墙上挂着的照片认识她和蔼可亲的面容。至于我的太爷和太奶,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当时他们可能从未见过相机),我们只知道在奶奶坟旁的那一宗黄土,是太爷和太奶长眠的地方。
在父亲的提及中,我依稀听闻了太爷的一些事迹。据说,我的太爷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木工,手艺精湛。他经常无偿地帮助他人制作家具,有空闲时间还会义务修路,行善积德。或许在他们看来,这是在为子孙们积攒善德。
据我所知,我们家至少可以追溯到三代木工,太爷、爷爷和我的父亲都从事木工工作。,这种传统木工绝活传到我父亲这一代后,也算失传了。我曾专门对这种情况进行过分析,我认为现今的教育模式打破了过去传统的知识传承方式。
多年后,我在工厂里“撸铁”,曾经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我辗转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最终却只能进入流水线工作,从事毫无技术含量的苦力劳作,拿着微薄的薪水,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我的父亲没有将我们家族的木工技艺传承下去,我们本可以一起创办一家家具公司,或许结果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如今,我和我的哥哥分散在天南海北,一年甚至几年才能相聚一次。当年,父亲强迫我们离开农村,走出去······唉,这让我不禁想起我的大伯去世时,子女们为他送终的情景。我的堂姐站在通往县城的路口,边焚烧纸钱边哭喊着:“爹,进城啦;爹,进城啦······ ”。
城市,或许是农村人心中的梦想,那里有高楼耸立,车水马龙,看起来有繁华和体面的生活。,对于那些终生未能实现城市梦的农村老年人来说,在生命走到尽头时,子女们只能用“进城啦”来告慰逝者的灵魂,仿佛城市即是天堂,拥有无尽的福祉。唉,作为从农村走过来的人,每一步都感到无比艰辛。这种艰辛并不仅仅是来自于城市生活的生存压力和挑战,同时还有偏见和歧视。哎,城市并非他们想象中的“天堂”,更多的人在这座城市巨大的机器中扮演着各自的“螺丝钉”角色,为了生活奔波劳碌。尽管其中不乏美好,但也可能需要承受失业、房贷和商业风险等各种压力。人生从来不完美,正如俗话所说,“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时代的洪流浩浩荡荡,似乎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时代的一粒尘,落在个人头上,也可能就是一座山”。有时候,我也会想一想,作为接受专业化教育的一代人,脱离农村进入学校,读了十几年的书,很多人都会感到重返农村不太现实。或许正因如此,有人由衷地感叹:“待不住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
每一代人有着每一代人的不易,每一代人都面临着属于每一代人的独特挑战。我提及我的祖辈,是为了向大家讲述他们为了生活是怎样的生命状态。尽管他们生活的平凡而卑微,有时甚至像“牲口”一样,但他们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犹如一面巨大的旗帜,值得自己致敬,值得我接过这面祖辈的旗帜,不断向前。
大伯的离世犹如一道“圣旨”,将遍布天南海北的一大家人召回到我那魂牵梦绕的故乡。距离这次回乡,自己应该有近三年未曾踏足故土。
在大伯的遗体前,父亲开始饱含深情地给我们一大家子人讲起了关乎我们这个大家庭的生死存亡时刻。
那个时代的中华民族面临着内忧外患,陷入了水深火热、沉重的灾难之中。日本鬼子的魔爪也已经伸向了中原腹地,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我无法想象爷爷被日本鬼子抓走做饭的情景,那一定是令人心痛的场景。
在那个夜晚,爷爷趁着几个鬼子兵熟睡,偷了几个馒头,揣进怀里,拼命地逃了出来。他不敢回头,只顾拼命奔跑,背后很快响起了枪声。感谢上苍的垂怜,否则,我们这个家庭的故事也早就结束了。
我不禁再想,那个夜晚爷爷是怎样的心情,是什么促使他一定要逃走,是什么让他在面临危险的境地下还要怀揣几个馒头?或许,就是简单地活着。在那个残酷的时代,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奢求,每一口食物都来之不易。
同样是在那个多灾多难的时期,国民党一厢情愿地借用“奇兵”,下令扒开黄河花园口,造成了一场人间惨剧。洪水席卷泥沙,使中原人民背井离乡,过上了逃荒要饭的生活。这段悲情的身影,仿佛在《大河奔流》、《一九四二》电影片段中依稀可见。那个时代,真是一个命如草芥的年代。
那是一场洪水席卷而来的日子,奶奶不幸陷入了淤泥中,无法自拔。或许是因为人们纷纷逃难,没有人留意到这位卑微的生命(话外音:我不太清楚当时爷爷的下落)。奶奶不停地下沉,绝望的气息弥漫在周围。,奇迹终于降临,有人丢给了她一根树杈,她紧紧抓住树杈,小心翼翼地挣扎着。最终,“鼓轮”了出来,成功地脱离了险境。说道动情处,只见父亲的眼睛已经湿润了。
朱鹏瑞 学法3级 发表于 2023-12-21 08:37:22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河南许昌
老百姓的命真是如蝼蚁般,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善良的朋友 学法元老 发表于 2023-11-19 16:44:01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广西
写得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友热议

    2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