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4222391
发表于 2020-11-3 10:40:42
不背猜都猜不出来,理解记忆是学习法律基础。
何必诗债换酒钱
发表于 2020-11-3 12:26:24
ともみ 发表于 2020-11-02 19:19
第一:记忆和理解两者不冲突,不是A与非A的排斥关系,两者可以相互加强,有效的记忆可以增加对知识点的理解,形成链条,进而形成体系,透彻的理解有助于记忆
第二:不靠背过客观的,应该是在学习阶段更加注重了对法理的理解,所谓每一个法条都是有生命的,就是这个道理,死记硬背并不能套模型和案例,知道是什么和掌握怎么用完全是两码事
第三:未来法考更加应该注重平时案例的积累和分析以及分析的过程(比如裁判文书网每个案件的裁判要旨,那才是精华,法条都是固定的,分析和说理才是千变万化的),不可迷信押题,不可迷信所谓的背诵突击
第四:一定要训练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展开,展开是一种能力,比如同样的问题,定性都对,但你只得2分,你的对手得5分,主观没过的其实很多不是因为你知识储备不如别人,而是不会说,不会用,说形象点,都是土豆,你只会拿来炒土豆丝,别人拿土豆能搞出好多菜好多花样
赞同
2017丶ZL
发表于 2020-11-3 12:56:25
作为二战主观的同胞来说主观真的比客观难上不止2个档次哦
醉美江城雾凇
发表于 2020-11-3 15:14:45
qhd7880236 发表于 2020-11-2 18:12
你咋知道的?你在司法部阅主观题试卷?
那宁又是怎么知道宁的观点是司法部认同的呢?搁着套娃呢?
醉美江城雾凇
发表于 2020-11-3 15:15:24
qhd7880236 发表于 2020-11-2 18:11
牛顿定律我从来没刻意背过,物理学得也不错
废话,牛律简单,当然不用背。你到拉格朗日动力学阶段试试看
醉美江城雾凇
发表于 2020-11-3 15:16:10
qhd7880236 发表于 2020-11-2 18:12
刻意背从来不是培养法律思维和素养的必要条件,谢谢
知识点都记不准,谈鸡毛法律素养,做案子的时候跟着感觉走、想咋判就咋判是不是?
醉美江城雾凇
发表于 2020-11-3 15:17:13
qhd7880236 发表于 2020-11-2 18:15
单纯把主观题仅仅当作应试,那么你也输了。去年多少人主观对的答案定性也对了,但没过;又有多少人定性错 ...
合着法律素养不需要依据法条?宁所谓的素养是自己造法?
醉美江城雾凇
发表于 2020-11-3 15:22:09
ともみ 发表于 2020-11-2 19:19
第一:记忆和理解两者不冲突,不是A与非A的排斥关系,两者可以相互加强,有效的记忆可以增加对知识点的理解 ...
记忆和理解是A与A+B的关系,严格说是A+C和A+B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立统一辩证关系,要用两分法和两点论分析这个问题,单一强调某个点而忽略另一个,是形而上学的
醉美江城雾凇
发表于 2020-11-3 15:24:13
qhd7880236 发表于 2020-11-2 20:07
兄弟,你是目前为止,回帖中最有质量、最有体系的。你的95%观点我都同意,唯有一点:我不同意记忆可以加 ...
那无论考试还是实务,你脑子里面的素养产生的感觉不准怎么办?和法条冲突怎么办?叫不准的话还搁着玩素养,制造冤假错案呢?
flyair8008
发表于 2020-11-3 16:08:52
qhd7880236 发表于 2020-11-02 12:32
此处的“背”:是指刻意去背。只要不是蠢货,看一遍书、听一遍课,脑子里总有点印象吧?这点印象足矣
说机械记忆好理解些。文科生速记能力都有的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