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尚春彰 发表于 2024-1-8 21:39:13

【Hello 杨律师】我本具足


那时的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如鱼得水,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取得了优秀成绩。初一结束时,我甚至翻出了我二哥初二的教材,在暑假期间完成了大部分课程的自学。因此,在我上初二时,我基本上是相当于在复习功课。通过自学和听老师讲课,我也发现了人与人之间思维和认知的差异。曾经有一次我和其他律师外出办案,我们闲谈到教育问题。律所的一位主任突然好奇地问我是什么时候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的。实际上,我一直都认为学习很重要,并且一直以来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这种良好的习惯也是我能够通过司法考试的关键。初二的自己持续着自己的“传奇”。有些事情,很多时候是我无法意识到的。似乎很多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学就能获得的,似乎我们人自身具有无限的潜能,“吾性自足”,只是局限在有形的身体里,未能被充分开发或激发出来。那时,我们初次接触物理课。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物理老师讲的是ρ=m/v。老师讲着讲着,突然停了下来。他应该是想让学生们发挥一下主观能动性。他说:“我不讲,找位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理解。谁愿意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讲一讲?”作为农村的孩子,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比较内向,不敢表现自己。老师的话音刚落,全班就鸦雀无声。我想大家应该和我一样都是在低着头,心里默默地祈祷。物理老师见没人愿意站起来讲解,就说:“那好吧,我可是来点名了。”我不确定是否可以称之为“上帝掷骰子”。也许当老师点到我的名字时,其他同学心理紧绷的弦终于松弛了。我毫无头绪,装模作样、故作镇定地站了起来,突然说出了一句话:“我认为”。那一刻,物理老师脸上露出了调皮的微笑,我自己也吃惊不已。我惊讶的是这是我第一次用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说出来。但正是这个“我认为”的缓冲和停顿,让我的想法如泉涌般地喷发。至于如何得到这些想法,我一直也搞不清楚。我翻了翻物理课本,开始滔滔不绝地给大家讲解。一时间,全班都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只听到一片“哇塞”声。那一刻,我似乎成了全班最耀眼的星星,哈哈。讲完之后,物理老师说:“听到了吗?讲得很好,这个问题我就不再讲了。”后来,我也曾多次分析产生这种情形的原因,包括儿时树下的那场考试,为什么会突然有灵感,为什么我们再去苦苦寻找却无法发现这种灵感。也许这并非偶然。实际上,我这个平凡、普通的人无法用上“传奇”、“高光时刻”等词汇,那只是自己的自娱自乐罢了。那时候,我内心的梦想开始萌芽,虽然我无法预见未来的生活方式,但一颗报国之心从未改变。我延续着儿时的错觉,认为只有“当官”才能实现报国的志向,因为我不知道还有其他方式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儿时的我们接受的教育可能与城市孩子接受的教育存在差距,在我们所了解的世界中,我们只有田地、农活和一群顽皮的孩子,英语只会在追逐鸡群时用上时髦的“hello”,更不用说多才多艺了。有一次,我的女儿上完音乐课后,拉着我坐在她身边,向我解释当天学到的五线谱符号。她一边画着,一边给我讲解,但对于我来说实在难以理解。我小时候的音乐课只是语文老师教几首革命歌曲,从来不晓得这些复杂符号的意义。记得那是高二的第一节音乐课,音乐老师和我们进行了一次互动活动,要求每个学生站起来介绍自己并唱一首歌。我也一直在想要唱首什么歌,但似乎没有什么特别擅长的。很多同学都是害羞地唱了两句就坐了下来。终于轮到我了,我略显紧张地站了起来说:“我也不会唱什么歌,就唱首国歌吧。”于是,我开始饱含深情地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当歌声结束时,全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我真是有些热泪盈眶,这掌声的来源肯定不是因为我那五音不全的清唱,而是我们大家都有一颗赤诚之心。“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种精神,这种家国情怀似乎已经深深烙印在了我们的基因中。,这种儿时的“错觉”也终将在经历社会的“吊打”后逐渐对自己和社会有了更为清晰、客观的认识,但不变的仍然是那颗赤诚之心。掌声响起那一刻,老师似乎也备受感动,还特意对我唱的歌进行了一次点评:“有些地方是唱跑调了,但很有感情,很感动。”叔本华说过:曾经以为,歌唱得好,球打得好,字写得好,文笔好,就是有才华。后来才发现,灵魂的觉醒,思想的升华,人格的独立,才是真正的才华。或许我们接受教育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获得知识,而是获得自觉自性的提升。从自由的心灵出发,通过知识的引导,达到新的认知自由。当一个人通过知识的引导,认清了自己,思想得以升华时,其原创的作品或许将不再矫揉造作,而能直抵人心。

善良的朋友 发表于 2024-1-9 13:05:17

学习确实很快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Hello 杨律师】我本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