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发现,这跟猛兽沟通,真的就是跟与人沟通的区别很大。所以,你看一个人,就要看他身上,究竟是人性多,还是兽性多。
人模人样的,未必是人。多的是斯文败类。五大三粗的,未必是兽。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因为,至于兽性大于人性,还是人性大于兽性,主要取决于1、基因;2、家教;3、社会化程度。
第一个无法改变,不讨论,但你可以观察他的父母,无论是父母中任何一方特别狂暴如同猛兽,特别是母亲,这遗传的概率,就很大。
第二个,假如家庭教育适当,父母有规则感,那么,也能扭转猛兽一二。兽性最强的子女,除开遗传,很多出自溺爱家庭,无规则家庭。人性较强的子女,父母有规则,并且是有赏有罚的。如果父母几乎不管,那就是这个层面的分数不增不减。
第三个,社会化程度。说完遗传说家庭,说完家庭说社会。与社会接触越多,越处在团队之中,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或者有群体兴趣爱好,这种社会化程度就比较高,可以判定为人性较强。越是为人孤僻孤独,工作上需要独立处理,对抗高于合作,也没有群体兴趣爱好,就兽性越强。
一个人0-3岁的表现,关乎第一项,4-18岁的变现,关乎第二项,而越到后面,就很考验第三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