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网法考题库 | 法考模拟考场 民法试题讨论 | 民法题库 | 民法测试 民诉试题讨论 | 民诉题库 | 民诉测试 商经试题讨论 | 商经题库 | 商经测试
法考历年真题库 | 法考试题讨论 刑法试题讨论 | 刑法题库 | 刑法测试 刑诉试题讨论 | 刑诉题库 | 刑诉测试 行政试题讨论 | 行政题库 | 行政测试
  • 回复
  • 收藏

[卷一] 2016司考真题卷一第68题多选,你的答案?理由?

fakaoyi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6-9-26 14:39:45 查看:4313 回复:11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68.甲县善福公司(简称甲公司)的前身为创始于清末的陈氏善福铺,享誉百年,陈某继承祖业后注册了该公司,并规范使用其商业标识。乙县善福公司(简称乙公司)系张某先于甲公司注册,且持有“善福100”商标权。乙公司在其网站登载善福铺的历史及荣誉,还在其产品包装标注“百年老牌”“创始于清末”等字样,但均未证明其与善福铺存在历史联系。甲、乙公司存在竞争关系。关于此事,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陈某注册甲公司的行为符合诚实信用原则

B.乙公司登载善福铺历史及标注字样的行为损害了甲公司的商誉

C.甲公司使用“善福公司”的行为侵害了乙公司的商标权

D.乙公司登载善福铺历史及标注字样的行为构成虚假宣传行为

=相关热门=

(1)2016年司考真题【下载】

(2)2016年真题答案【讨论】

(3)2016年司考考后【调查】
多选投票: ( 最多可选 4 项 ), 共有 121 人参与投票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巴格达迪 学法10级 发表于 2016-9-27 12:25:51 来自: 中国山西
ab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晖晖晖晖晖 学法2级 发表于 2016-9-27 15:10:06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巴格达迪 发表于 2016-9-27 12:25
abd

b你是怎么看出他损害商业信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巴格达迪 学法10级 发表于 2016-9-27 15:18:23 来自: 中国山西
晖晖晖晖晖 发表于 2016-9-27 15:10
b你是怎么看出他损害商业信誉了?

乙公司虽然先恶意抢注,但甲公司有商誉百年,权利在先,乙公司仍然恶意宣传,就构成侵犯甲公司商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晖晖晖晖晖 学法2级 发表于 2016-9-27 15:25:20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巴格达迪 发表于 2016-9-27 15:18
乙公司虽然先恶意抢注,但甲公司有商誉百年,权利在先,乙公司仍然恶意宣传,就构成侵犯甲公司商誉。

恶意宣传就侵害商业信誉?你在看看题,哪儿有侵犯商业信誉的行为了。概念弄懂再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巴格达迪 学法10级 发表于 2016-9-27 15:32:28 来自: 中国山西
晖晖晖晖晖 发表于 2016-9-27 15:25
恶意宣传就侵害商业信誉?你在看看题,哪儿有侵犯商业信誉的行为了。概念弄懂再远

乙公司在其网站登载善福铺的历史及荣誉,还在其产品包装标注“百年老牌”“创始于清末”等字样,但均未证明其与善福铺存在历史联系。甲公司的历史及荣誉就是甲公司商誉,乙公司不能说明其与善福铺存在联系,就是虚假宣传和损害甲公司商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巴格达迪 学法10级 发表于 2016-9-27 15:41:06 来自: 中国山西
晖晖晖晖晖 发表于 2016-9-27 15:25
恶意宣传就侵害商业信誉?你在看看题,哪儿有侵犯商业信誉的行为了。概念弄懂再远

另外,这个b项说的是商誉,本来这铺子商誉荣誉或者信誉就是甲的,乙却说是自己的,两个县里面出现两家善福铺,消费者回出现混淆,信了恶意抢注的乙公司,甲公司不就信誉和利益受损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91234608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6-9-27 19:06:50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另外,这个b项说的是商誉,本来这铺子商誉荣誉或者信誉就是甲的,乙却说是自己的,两个县里面出现两家善福铺,消费者回出现混淆,信了恶意抢注的乙公司,甲公司不就信誉和利益受损了吗。

这个说法有失偏颇,
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邻县的铺面也叫这个名字,只要商品没问题,不一定就会对  善福铺  这个商标或者店名带来负面影响,就像单店和连锁店效益的区别.
甲可能有经济利益的损失,但说商誉受侵害,题目中是看不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91234608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6-9-27 19:11:22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就像诋毁商誉行为.
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从而削弱其竞争力的行为。
看落脚点"削弱其竞争力的行为"  乙的行为并看不出来削弱了甲的竞争力
所以不能混淆商誉和经济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巴格达迪 学法10级 发表于 2016-9-27 19:47:44 来自: 中国山西
人家的荣誉,你拿来给自己贴金,消费者的混淆只要求可能性,不是必然性,乙没有那段历史确非要说自己有,构成虚假宣传,没有甲,乙也构成虚假宣传,只是没有损害甲信誉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友热议

    法考题库
    11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