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词
法考经验
律师执业
实习律师
法考题库
律师梦飞翔
如是我见
yxr86
法考改革
法考老师
法考复习计划
员额制
本版
帖子
用户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首页
学法网首页
社区
学法交流
APP
学法网APP下载
法圈
题库
法考题库及在线测试
考场
法考模拟考场
微信扫一扫
下载学法网APP
手机端
搜索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免费注册
投稿
纯真题库
分年真题(限时)
学法网法考题库
|
法考模拟考场
民法试题讨论
|
民法题库
|
民法测试
民诉试题讨论
|
民诉题库
|
民诉测试
商经试题讨论
|
商经题库
|
商经测试
法考历年真题库
|
法考试题讨论
刑法试题讨论
|
刑法题库
|
刑法测试
刑诉试题讨论
|
刑诉题库
|
刑诉测试
行政试题讨论
|
行政题库
|
行政测试
学法网
»
社区
›
法考交流
›
法考资料
›
三大诉讼法最易混淆的21点
回复
收藏
[综合]
三大诉讼法最易混淆的21点
法考易
法考VIP5级
发表于 2016-8-4 23:42:39
查看:12621
回复:30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学法网,与法律人共成长!马上注册学法网,结交更多法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免费注册
x
说明:根据
学法网
会员“chaidouwen”发布的各卷记忆口诀,重新排版整理,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一、关于调解
(一)民事诉讼中:
1 . 调解是一项基本原则,在自愿和合法的基础上,只要案件性质适合调解,人民法院都可以进行调解;
2.对离婚案件,人民法院必须首先进行调解。(民事诉讼法第8条、第85条,《高法意见》第92条)
(二)刑事诉讼中:
1.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可以进行调解;
2.对前两类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
3.对公诉案件和第三类自诉案件,不适用调解。(《刑事诉讼法》第172条、《高法解释》第96条、第197条)
(三)行政诉讼中:
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诉讼案件,可以适用调解。(行政诉讼法第50条、第67条)
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一)民事诉讼中:
1.重大涉外案件;
2.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如专利纠纷案件等。(《民诉法》第19条,《高法意见》第1条、第2条)
(二)刑事诉讼中:
1.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
2.可能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3.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刑事诉讼法》第20条)
(三)行政诉讼中:
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
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行政诉讼法》第14条)
三、地域管辖的确定原则
(一)民事诉讼中:
1.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为一般原则,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为例外规定;
2.民事诉讼中有大量的特殊地域管辖的规定。(《民诉法》第22条至第34条,《高法意见》第6条至第32条)
(二)刑事诉讼中:
1.犯罪地法院管辖为主,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辖为辅;
2.最初受理地法院审判为主,主要犯罪地法院管辖为辅。
3.刑事诉讼中也有一些特殊地域管辖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24条、第25条,《高法解释》第5条至第14条)
(三)行政诉讼中:
1.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为一般原则;
2.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提起的诉讼,也可以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3.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行政诉讼法》第17条至第19条)
四、管辖权的转移
(一)民事诉讼中: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把本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民事诉讼法》第39条)
(二)刑事诉讼中:依法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不能指定下级人民法院管辖。(《六部门规定》第5条)
(三)行政诉讼中: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判。(《行政诉讼法》第23条)
五、审判组织的人数
(一)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的成员人数是3人以上的单数即可,没有更具体的人数要求。(《民事诉讼法》第40条、第41条)
(二)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的成员人数除了须是单数外,还要求:对于第一审案件,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由合议庭审判时应由三人组成,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由合议庭审判时应由三人至七人组成;对于第二审案件,合议庭应由三人至五人组成。《刑事诉讼法》第147条)
(三)行政诉讼中:组成合议庭的成员人数是3人以上的单数即可,没有更具体的人数要求。(《行政诉讼法》第46条)
六、回避申请的决定权
(一)民事诉讼中:对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员等非审判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民事诉讼法》第47条)
(二)刑事诉讼中:对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等非审判人员的回避,由法院院长决定。(《刑事诉讼法》第30条、第31条,《六部门规定》第8条,《高法解释》第32条)
(三)行政诉讼中:对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非审判人员回避,由审判长决定。(《行政诉讼法》第47条)
七、公开审理的情形
(一)民事诉讼中:
1.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应当不公开审理;
2.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民事诉讼法》第120条)
(二)刑事诉讼中:
1 . 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以及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被告人的案件,应当不公开审理;
2.当事人提出的确属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应当不公开审理;
3.16岁以上不满18岁未成年被告人的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刑事诉讼法》第152条、《高法解释》第121条)
(三)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行政诉讼法》第45条)
注意: 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在不同的诉讼中,是应当不公开审理还是可以不公开审理。
八、申请恢复诉讼期间的时间
(一)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民事诉讼法》第76条)
(二)刑事诉讼中:当事人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5日以内,可以申请继续进行应当在期满前完成的诉讼活动。(《刑事诉讼法》第80条)
(三)行政诉讼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行政诉讼法第40条)
九、近亲属的范围
(一)民事法律中: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
(二)刑事诉讼中: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刑事诉讼法》第82条)
(三)行政诉讼中: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行政诉讼法解释》第11条)
十、立案以及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的期间
(一)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起诉状或口头起诉后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人。(民事诉讼法第113条)
(二)刑事诉讼中:
1 . 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10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刑事诉讼法》第151条)
2.自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或口头告诉第2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但法律及有关文件没有规定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的时间。
(《高法解释》第191条)
(三)行政诉讼中:
1.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后,应当在7日内决定立案或者不予受理;
2.在7日内不能决定是否受理的,应当先予受理;
3.受诉法院7日内既不立案,又不裁定不予受理的,起诉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诉或者起诉;上一级法院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应当受理。
(《行政诉讼法》第42条、《行政诉讼法解释》第32条)
十一、是否准许撤诉
(一)民事诉讼中:在宣判前,原告自愿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也可以裁定不予准许;不准许原告撤诉的,可以在原告拒不到庭时作出缺席判决。(民事诉讼法第131条)
(二)刑事诉讼中:
1) 公诉案件:在宣判前,人民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准许,也可以裁定不予准许;(《高法解释》第177条)
2 ) 自诉案件:在宣判前,自诉人出于自愿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刑事诉讼法》第172条,《高法解释》第198条)
(三)行政诉讼中:在宣判前,原告申诉撤诉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准许,也可以裁定不予准许;不准许原告撤诉的,可以在原告拒不到庭时作出缺席判决。(《行政诉讼法》第51条,《行政诉讼法解释》第49条)
十二、撤诉或按撤诉处理后能否再次起诉
(一)民事诉讼中:
1 . 当事人撤诉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当事人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高法意见》第144条)
2.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6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高法意见》第144条)
(二)刑事诉讼中:
1 . 公诉案件:人民法院裁定准许人民检察院撤诉的公诉案件,没有新的事实、证据,人民检察院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高法解释》第117条)
2.除因证据不足而撤诉的以外,自诉人撤诉后,就同一事实又告诉的,人民法院不应受理。(《高法解释》第188条)
(三)行政诉讼中:
1.人民法院裁定准许原告撤诉后,原告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行政诉讼法解释》第36条)
2 . 原告未按规定的期限预交案件受理费,又不提出缓交、减交、免交申请,或者提出申请未获批准的,按自动撤诉处理。在按撤诉处理后,原告在法定期限内再次起诉,并依法解决诉讼费预交问题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受理。(《行政诉讼法解释》第37条)
十三、第一审程序的审理期限及批准延长
(一)民事诉讼中:
1.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民事诉讼法》第135条)
2.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民事诉讼法》第146条)
(二)刑事诉讼中:
1.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和被告人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审理期限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有法定情形之一的,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1个月;(《刑事诉讼法》第168条,《高法解释》第109条)
2.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未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审理期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高法解释》第109条)
3.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审理期限为20日。(《刑事诉讼法》第178条)
(三)行政诉讼中:
1 .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行政诉讼法》第57条)
2.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延长审理期限,应当直接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同时报中级人民法院备案。(《行政诉讼法解释》第82条)
十四、送达判决书的时间
(一)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宣判后10日内向当事人送达判决书。(《民事诉讼法》第134条)
(二)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5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法》第163条)
十五、上诉的期限和对上诉的限制
(一)民事诉讼中:
1.对第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5日;
2.对第一裁定不服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0日;
3 . 法律规定当事人只能对“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驳回起诉(包括驳回破产申请)”三种特定的裁定提起上诉,对其他民事裁定不准上诉。(《民事诉讼法》第141条、第147条,《高法意见》第252条)
(二)刑事诉讼中:
1.对第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抗诉的期限为10日;
2.对第一审裁定不服提起上诉、抗诉的期限为5日:
3.法律没有限制可以提起上诉、抗诉的刑事裁定的种类。(《刑事诉讼法》第180条、第181条)
(三)行政诉讼中:
1.对第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5日;
2.对第一审裁定不服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0日。
(《行政诉讼法》第58条)
十六、二审的审理范围
(一)民事诉讼中:
1.第二审的审理应当围绕当事人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不予审查;
2.第一审判决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第二审的审理范围可以不受上诉请求范围的限制。(民诉法第151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35条)
(二)刑事诉讼中: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刑事诉讼法》第186条,《高法解释》第246条)
(三)行政诉讼中: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原审人民法院的裁判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全面审查。(《行政诉讼法解释》第67条)
十七、二审的审理期限及批准延长
(一)民事诉讼中:
1.对判决上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2 . 对裁定上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审裁定,没有可以延长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159条)
(二)刑事诉讼中:
1.审理对判决上诉、抗诉和对裁定上诉、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都应当在1个月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有法定情形之一的,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1个月。(《刑事诉讼法》第196条)
2.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抗诉案件,其延期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刑诉法第196条)
(三)行政诉讼中: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行政诉讼法》第60条)
十八、二审维持原判的形式
(一)民事诉讼中: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应当用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民事诉讼法》第153条)
(二)刑事诉讼中: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用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决。(《刑事诉讼法》第189条)
(三)行政诉讼中: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应当用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行政诉讼法》第61条)
十九、申请再审的期限
(一)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民事诉讼法》第182条)
(二)刑事诉讼中:法律对提起再审没有期限的规定。但是,对于申诉,只有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的申诉,人民法院通常才予以受理;但是,超过两年提出申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受理:
1.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
2.原审被告人在本条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3.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
(三)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法律教、育网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行政诉讼法解释》第73条)
二十、决定再审的案件是否停止原裁判的执行
(一)民事诉讼中:
1.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民事诉讼法第183条,《高法意见》第199条、第200条)
2 . 人民法院认为当事人的再审申请符合应当再审的情形的,应当在立案后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高法意见》第206条)
(二)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决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再审期间不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高法解释》第307条)
(三)行政诉讼中: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行政诉讼法解释》第77条)
二十一、拘传的适用条件
(一)民事诉讼中:
1.拘传属于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2.拘传只能针对必须到庭的被告人或者是必须到庭的,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才能适用;
3.必须经过两次传票传唤而被传唤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才可以适用;
4.法律没有规定拘传可以持续的最长时间。(《民事诉讼法》第100条,《高法意见》第112条)
(二)刑事诉讼中:
1.拘传属于刑事强制措施;
2.公检法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在必要时决定适用拘传,不以经过传唤为要件;
3. 一次拘传持续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12个小时。(《刑事诉讼法》第50条、第92条,《高法解释》第64条、第65条,《高检规则》第32条、第34条)
(三)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中没有拘传的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3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显示全部楼层
cchpaul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6-8-5 00:39:32
来自: 中国上海
有了这个诉讼法感觉有点底气了……要不然太变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B1ackcat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6-8-5 02:36:27
来自: 中国湖北
谢谢总结~辛苦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arlet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6-8-5 05:44:52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刑诉中院的管辖应该是1.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犯罪,2.死刑、无期,3.违法所得没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arlet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6-8-5 05:56:28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这是以前总结的吧,很多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wangjp
学法2级
发表于 2016-8-5 06:34:08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好像有些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DJ00019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6-8-5 07:21:13
来自: 中国海南
想问一下这是什么时候的,很多错误,不要误导别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dubo1973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6-8-5 07:40:55
来自: 中国广东湛江
总结得太好了,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Momobomi
学法1级
发表于 2016-8-5 08:02:00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很多不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20150226
法考VIP2级
发表于 2016-8-5 08:08:19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是的,刑诉法已经修正了,这起码是12年之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新帖
回复
法考易
法考VIP5级
500
主题
527
帖子
1586
积分
发消息
网友热议
热门图文
女律师,为什么不愿意嫁给男律师?
已经查到法考成绩的同学,这里有一份重要提
起点至终点(我的2次美国加州法考经历)
法考主观题经验分享【完整版】
分享法考经验、总结失败教训、畅谈法考心路
30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