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网法考题库 | 法考模拟考场 民法试题讨论 | 民法题库 | 民法测试 民诉试题讨论 | 民诉题库 | 民诉测试 商经试题讨论 | 商经题库 | 商经测试
法考历年真题库 | 法考试题讨论 刑法试题讨论 | 刑法题库 | 刑法测试 刑诉试题讨论 | 刑诉题库 | 刑诉测试 行政试题讨论 | 行政题库 | 行政测试
  • 回复
  • 收藏

[经验教训] 过关的欣喜千篇一律,败北的教训各不相同

 
 楼主 花火火 学法1级 发表于 2022-1-12 21:45:20 查看:11437 回复:38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学法网,与法律人共成长!马上注册学法网,结交更多法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慢性变鼠药.png


如果说法考主观题是玄学,我是相信的,因为从一开始似乎就已经注定了结局。现在距离查分已经过去了十二个小时,我也逐渐平复了些,早上查到的时候非常平静,但是晚上回去就绷不住了,但是只能给自己一天的时间难过,怀着复杂的心情在学法网写下这篇教训贴,2022年,要重新背起行囊,再次出发了。

在准备法考之前,我看过很多经验贴,其中不乏一些“大龄、非法本、在职、二胎宝妈、三个月一次过法考”等抓人眼球的词语,也就是在这样的繁荣假象中,让我误以为法考很简单,但在客观题之前我并不敢松懈,因为第一次走夜路,虽然别人告诉了很多方法,也总得小心点。然而经历两次延期,在别人眼里所谓客观200+高分的糖衣炮弹中,我最终没能爬上岸。我知道,自己需要做一次深刻的总结,对过去一年多以来的学习经历、复习方法进行充分的复盘,找到问题出现的根源,只有这样,我才能放下心理负担,重新审视自己,刨除无关的干扰,继续接下来的二战备考之路。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本次失利的原因:

1、思路与方法:

① 我从来没有对做过的题目进行详细的复盘,对完答案就扔掉了,这是一种行为上的偷懒、思想上的侥幸。与在校生相比,在职考生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如何平衡工作、学习和生活,白天的工作时间几乎挤占了全部的备考精力,下班之后拖着疲惫的身子还得坚持做题。但是,既然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这些都不该成为自己偷懒的借口。我知道要做真题,所以,拿来近六年的真题,在电脑上敲出来,然后看答案,但是,我从来没有做过复盘,以为做过了以后这个知识点就会了

② 我从来没有拿出整块的时间专攻薄弱环节,甚至连自己哪里薄弱也不甚清楚。在考前,很多老师说,在时间有限的前提下,要重点攻克薄弱环节,我对于薄弱环节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整体大科目上,比如,我觉得自己的民法不好,商法不好,但是具体哪里不好,我说不清楚。从头至尾,我没有做过思维导图,也没有完完整整的对每个科目的框架进行系统的梳理过,以至于,我以为自己学的很好,实际上外强中干

我一直看重形式而忽视内容,把学习时间的长短、科目重复的遍数作为学习有效性的评估依据。复习的时候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必须先做好详细的计划,然后才能按部就班的开始,所以当主观延期打乱我所有的节奏时,除了慌乱,下一步要做什么也不知道。就在这种杂乱中,在被延期、疾病共同扰乱心智的过程中,我终于沦陷了,我只能一遍一遍的继续原来错误的模式,把做了多少题、敲了多少字作为安慰自己的砝码,逐渐偏离重心,距离掌握知识点越来越远,在上考场的那一刻分崩离析。

2、背诵与写作:

① 我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的通篇背诵一篇文章,总觉得自己在考场上可以编出来。我深知第一大题的重要性,所以,我把老师的范文、背诵佳句录下来,每天听每天读每天背,我也按照老师的要求隔几天写一篇,但是,我只是机械的重复,并没有形成自己的行文框架,我的论述里满是文字的堆砌,看不到任何灵魂和精髓

② 我从来没有一字一句认真审题,一行一段订正答案,更关注时间够不够用而忽略答案的完整度。在做题的过程中,我很浮躁,刑法只是简写罪名但不会分析,民法只写关键字但不知缘由,刑诉依赖找法条,却并不关注这个知识点我是否知道。在主观题备考的过程中,我从来没有一字一句的订正过,也没有向其他人一样认真准备错题本,以至于这次错过的地方下次依然错,丝毫不知悔改

③ 我太重视法条依赖法条,总觉得不会的题目还可以翻一翻法条救命。一开始,我并没有依赖法条,做题还是按照之前的方法凭记忆写答案,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找法条很方便,甚至不用自己想,根据题干找到法条就把题目做完了,但实际上,当我第一步判断错误的时候,法条已经没有意义了。我把抄来的法条当作自己掌握的知识,拿来主义、侥幸心理慢慢使我偏离了最初的方向,甚至在考场上我还一度有种找了这么多法条,总会有点用的错觉

3、择师:

在这一问题上,我没有资格对老师进行评价,任何一位老师的教学都足以应对法考,如果不够,那是自己学的不好。但是对于主观和客观,真的存在一些差别,客观时老师讲授的一些对自己有效的方法可能在主观备考时就失效了,这是我在主观备考后期已经意识到的一个问题,但是我把时间紧张作为借口,没有进行及时的调整。从现在开始之后的一个月,对于自己徘徊的科目开始重新选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老师,顺利走完2022考季。

主观题的备考方法与客观题完全不同,客观题或许还存在一丝运气的成分,但是主观题,真的是在考实力。我误将自己的运气当成实力成为这次败北的重要助攻,有时候运气再好,但没有实力的支撑也终会轰然倒塌,没有任何预警。

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在备考之初莫名其妙地进了一个二战群,却没有从前人的经验中虚心吸取教训,结果,自己真的就变成了二战的人。但我也知道,没有任何一份经历是无用的,我现在所经历的这一切、此时此刻的心情、过往所遇到的尚未解决的问题,在未来,都会成为自我成长的一部分。换个角度来看,如果这次真的一次性通过了,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未必是件好事,因为,太顺畅了,人就会麻木,就会抱有侥幸,容易拎不清,会误以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简单的,就连以后的职业道路也不过如此。如今,这个结果使我愈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是天才,连个优秀的普通人都算不上,我需要用一年的时间为过去备考阶段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付出代价。

好在,家人们没有给我压力,还给予我支持和鼓励;好在,朋友们一直都相信我可以,只是需要时间;好在,还有很多战友没有放弃,我们会一起继续努力。300天以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终将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喜悦。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当未来有一天,站在彼时的时间节点上回望过去,会发现这段经历成为自己最深刻的记忆,会意识到如果没有这些坚守,我会多么容易放弃,因为来之不易,所以更加珍惜。但行耕耘,莫问前程,所有的运气留给命运,所有的成果必须自己争取,我不知道如果二战还是失败,要如何面对,还要不要再来,我不敢想。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勿为暂时的失败而哀嚎,重振旗鼓,再来!

=相关阅读=

1、分享经验、总结教训、畅谈法考心路

2、法考攻略,让在法考路上的你少走更多弯路
过儿A360 学法1级 发表于 2022-2-4 23:01:08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
我客观208 主观99我最大失败是打字太慢,现在练习一个月盲打,打字速度还是一分钟20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曾福霖123456 学法3级 发表于 2022-1-26 11:21:45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湖南衡阳
xujinga-nhui 发表于 2022-01-12 22:04
加油。实话实说,为什么不过我不知道,今年为什么过,我也不知道。

说出了无数人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律界人生 学法1级 发表于 2022-1-20 15:10:26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angxiuchun 学法2级 发表于 2022-1-18 12:10:55 来自: 中国江苏
去年客观200+,主观也没过,今年主观二战过了,加油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生命倒计时 学法1级 发表于 2022-1-17 09:59:06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xujinga-nhui 发表于 2022-01-12 22:04
加油。实话实说,为什么不过我不知道,今年为什么过,我也不知道。

错就错在报名地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生命倒计时 学法1级 发表于 2022-1-17 09:48:33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屌丝律师 发表于 2022-01-13 18:29
1、第一大题(法治思想)如果没答好(比如跑题或者照抄材料或者太模板化)没有加权分,2、实际上是按照各省市自治区的具体情况来划线的,3、第5题和第6题,如果勾选错了,不会有什么所谓的人工判卷,直接没分,4、第一大题(法治思想)如果答的非常烂或者说根本没答,基本上都过不了。以上是综合法考超话里面相当一部分考生的说法的总结。信与不信随你,我反正是信了的。

调控肯定的,不然无法保证各地法治建设人才均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lovertree 学法1级 发表于 2022-1-17 00:04:01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北京
客观高分还是有实力的吸取教训,不到最后一刻不松口!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屌丝律师 学法11级 发表于 2022-1-16 23:34:01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第5题(行政法)和第6题(商经法),考生二选一做啦,做题之前,考生要做出选择的,就是在第5题或第6题后的一个框内用鼠标点击做出标记,如果不这样操作,有可能直接0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高在上 学法1级 发表于 2022-1-16 22:26:59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甘肃兰州
屌丝律师 发表于 2022-01-13 18:29
1、第一大题(法治思想)如果没答好(比如跑题或者照抄材料或者太模板化)没有加权分,2、实际上是按照各省市自治区的具体情况来划线的,3、第5题和第6题,如果勾选错了,不会有什么所谓的人工判卷,直接没分,4、第一大题(法治思想)如果答的非常烂或者说根本没答,基本上都过不了。以上是综合法考超话里面相当一部分考生的说法的总结。信与不信随你,我反正是信了的。

勾选错是啥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idoee 学法1级 发表于 2022-1-16 14:49:43 学法网-手机版 来自: 中国广东
花火火 发表于 2022-01-14 09:17
哎…确实,感觉第一大题可能被判模板了,还可能,北京的竞争太大了吧

我有个uu,北京的,在职,130过了,复习主观,她经常在单位写案例到晚上11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1主题
  • 5帖子
  • 12积分

网友热议

  • 中国法学教育和司法实践的弊端

    一、法学教师自己就缺乏经验 很多教法律的老师自己没有做过案件,比如谈及死刑,自己都没有看过死刑犯的庭审现场,说死刑没用没有威胁力。 清华大学曾经的何美欢 详情 >>

    2025-07-26

  • 三年级女生向校长许某报称:自己被老师杨某猥亵

    坚持每天来学法网答题,每天进步一点点! 以下为2025年7月26日的法考“每日一题” 详情 >>

    2025-07-26

法考题库
38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