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每个周末为大家推荐一本书,这是第二本—— 说慌,有时是人的一种本能,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有苦衷也好,保护自己也好,凭主观臆想歪曲事实也罢,在被戳穿之前,会让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 但是尸体不会。 很多影视剧或小说里,心狠手辣的配角都说过类似的一句话:只有死人不会泄露秘密。然而事实却出乎他们的预料:将他们一网打尽的,往往突破口就是在“杀人灭口”中打开的。 因为尸体,会让我们走近真相。 ![]() 在普通人眼里,尸体只是一具被抽离了魂魄、散发出种种腐臭味道的肉体,让人浮想联翩,有一点恐慌、极度好奇又加上各种猜测、八卦…… 好吧,读到这里,你可能会以为我不是给大家推荐书的,而是把我当成一个变态。毕竟,一个女生大谈特谈尸体,是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就算是法学生和医学生都可能对我退避三舍。 但,我确实是来推荐书的—— 《不知死,焉知生》是日本法医上野正彦的著作,作者是原东京都监察医务院院长,从事法医工作近60年,至今已检验2万多具尸体,堪称日本法医界之神。该书是其退休后第一本著作,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让我们认识到法医学,是怎样解开案件疑团、还原事实真相的。比如: 海中捞起的尸体,是死者被害之后扔进水里?还是死者被水溺死?如果是溺死,那么他死于哪片水域? 一个醉汉,喝多了,举着广告牌摇摇晃晃摔倒在地,之后被送进医院,第二天死去了,法医却断定他不是死于这次摔倒,而是死于他杀。 战士被子弹击中,仍紧握军号不离口,难道真的是因为责任感? 从捕获的鱼肚子里发现一只右手,怎样断定这只右手的主人具体情况:年龄?国际?职业? …… 不同的死亡方式,会通过尸体展现出来,凶手可以选择杀人的方式,但是改变不了身体的生理变化。 是不是想起了狄仁杰、包拯、宋慈或福尔摩斯?那是传奇人物的不凡经历,多少有一点夸大、渲染的成分在里面。 现实中的法医,是看上去呆板却很严谨的职业,不同于和生者打交道的医生,他们整日研究死去的人,利用所学知识来判断各种细节,并借助于现代科技,为警方提供有价值的线索,相比其它领域的医生,法医更像是永远不用面对医闹的机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体会到:法医不仅需要医学知识,还需要历史、自然、地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积累,甚至还需要人文情怀。 ![]() 作者在书中写道:“法医虽然不能直接治病救人,但通过侧耳倾听死者的声音,充分维护死者生前的权利,在不计其数的解剖之后,得出哪怕一点能帮助活着的人们维持健康的方法,也就完成了其作为医生的使命。” 在作者看来,维护死者的人权,不仅要选择熟悉尸体、可与之对话的法医或者法医学者来验尸,还要建立健全法医制度。 ![]() 最后,多余的话不再多说,附上作者在接受采访时,媒体说的一段话: “很少有人能像您这样重视死者的人权。我想,一定会有很多故去的人对您心存感激。如果有一天,您也去了那个世界,大概有不少此前受您关照的人会拿着花束列队迎接吧。” 作者:徐增双,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
最新评论
只能说明编辑是女的,或者以女士的角度写的文
说得好
等有空了,要拜读一下哦。
哪个行业都有败类。
宋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