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学法网 xuefa.com
![]() 学法网APP多久没来了,去年夜晚学习不进去的时候进来吹吹牛b,也算是去年逗我乐的工具。 现在在备战21法硕,翻了会,看到学法网上不少帖子请教,和去年小白的我一样,但是看到的帖子更多的是谈怎么通过19法考的帖子,微微一笑,虽然我也是其中一员,计算机专业工作几年去年八个月一战而过,甚至在十月份时候为了给兄弟准备1000的份子钱,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居然自己开了个小班,是筛选过滤考点,分析学习遇到的问题,知识串线……跑题了。 作为一个学渣的我一战而过,看到这些经验贴充满不屑,我深知每个人不同,就学习方法来说,有人事无巨细,有人详略得当;就作息来说,有人喜欢早睡早起,甚至还运动,有人夜晚更来劲;就开窍来说,有人一个老师跟着啃几遍,有人一个老师名满天下但听着不舒服换个人就明白了……总此种种,所谓经验贴里无非大秀自己成绩,书本,甚至颜值,无非是自我满足,当然也无可厚非,本下来我当然也会发圈了……额,为了法硕,微信卸载两个多星期了。 除了自我满足无所用处的经验贴外,我想起来还有一种人会可能在法考路上的你的拦路虎,在去年4-5月份,因为淘宝上买的盗版书有淘宝群,就进了q群,当时是群里有新人说理论法看书时间不够,有老人出来说没多少分,不用看,去年他也没怎么看……问题在于这个老人没过,这个新人在4-5月就抱怨,然后几个人出来附和,慢慢的负能量,赶上我看书头疼刚睡起来,看到后发一段长文字没有脏话不失温柔的无双乱舞怼这几个人,当然我被踢出群里了,我把这个笑话讲过给父母朋友听,愚人乃真愚人也。 说了这么多好像我也该留点干货,那就随便说几点吧 1. 人与人皆不同,守护自己的节奏,当然要根据进度和时间调整。 2. 独自学习。我也曾豆瓣,学法网等平台里找人一起,加了建了共4个微信小群,即使小群,对我的学习也是累赘,即使后来和一个异性研究生结对子,那段时间两个人到了什么程度,每天互相考对方,那段时间每天很花时间,只不过是异性,是在寂寞的日子里格外吸引人罢了。 3. 投入时间。如果说通过的共性我想只有这一点,无关性别,学习能力,年龄,职业,你投入的时间决定你掌握程度,当然就决定你的继续下去的信心,直到迫不及待进入考场那一天。 4. 坚持,等着别人倒下。这是我去年在白斌老师书的扉页看到的一句话很是喜欢,客观题当天,我左右后三个方向人没来……下午监考老师发草稿纸说我旁边人呢,我说老师发吧,来了满分也没用。 5. 这不是一门很难的考试。我想了一会儿,这一点是我送出的干货,所谓第一难考,没有面试,没有后门,不需要外语,在主观题成绩出来后我说了一样一段话,如果人生所遇到的事情可以通过认真看几个月的书就可以解决,那也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想放几张去年的照片,可是微信卸载了……算了,也不过是自我满足的照片,我的骄傲需要去另外一个战场了。 |
最新评论
会在本下来的时候考虑执业一段时间,看学习进度吧
的的确确小白,18年改革,我参加的19考试,但是改革是18年毕业这个分水岭,工作了几年,对于法律的知识和路人没区别
宝贝,你还没弄懂改革的机制
当初应该走文科估计更好些,换句话说回来,真心是所感所想所见,所以贴切
我回复的复杂了,这样理解吧,92年的人,93年的人,94年的人……毕业的,都是老人,但不是法本,所以身子是老人内心是小白
刚刚回复的简略了,会在今年考虑,看学习进度。当然很期待,学有所用,去年学习的时候,在理发店,在公交车,在雨天路边看书的时候,被人咨询法律问题,你都没见到我那个热心劲。不过也正是因为对这个专业有点想法,感觉真是欠缺,通过了一个考试反而想更深入进去,你看柏浪涛老师的老师张明楷,你看李佳,马峰等等是法大毕业的,甚至我现在学习英语的书都是法大出版的,充满了想试试和这些人比肩的感觉
这算巧……来,宝贝,法大明年见,我就信了什么是猿粪
俺微信都卸了……这个app里那些分享经验贴的人不要太多
看来你得叫学长了,我那班车早开了
楼主优秀
当然可以啦,抱歉哥们,才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