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律师考试、司法考试过关率为切入点来分析中国法院检察院的建设
从借鉴西方的民国时期来讲,法院法官的建设就已经有了不足,因为没有统一的司法考试。不过也不算差,因为在当时来讲,有着进入法院的考试(不过中央到地方很多时候非统一),而且要求法学三年专科以上。新中国建国以来, 法院检察院长期是作为退伍军人的安置还有官员子女的一些安置(考不上大学的高中生进入法院检察院在90年代以前很多的),按当时的某些情况,有的法官检察官只是一个初中毕业,这个情况到了90年代中期后才逐渐停止。在1986年中国实行了第一次律师资格考试,当时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在那时来讲考上一个大专一个法律大专是多么的难,很多是后来进修的非全法学大专,所以在90年代来讲因为上全日制法学大专以上的人太少了,这个考试很难,极少的人通过。在90年代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律师是自考出生,不过我们也查看三四线城市90年代通过律师资格考试的人,如果是自考法律大专的几乎都是那个年代的中专生,尽管我不同意那个年代的中专就超过了大学生,但是能考上中专的绝对不是差生,之后在工作后通过自考再通过律师资格考试更不容易,因为上大学的人就很少加上那个时候的情况, 在三四线城市很多时候一年都没有一个通过律考。
尽管是后来进修的法律大专可是几乎都是那个年代的中专生在工作中进修的也通过了律考,不论怎样,有着相应的法律基础,可是法院检察院呢?连个基础考试都没有,到了90年代以贺卫方老师为代表不断推进中国的司法改革,其中明确提出应该学习国外要有着统一司法考试,2001年中央也下令要统一考试,这一统一,中西部基层法检在2002-2006年每年超60%的基层法院检察院是全军覆没,特别是西部,有的西部基层法院检察院2002-2006年一位通过A证都没有,就是因为中西部法院检察院极少数人(不到5%)能通过才在2007年提高了通过率,有的考了将近10年都没有通过的在2007年就通过了,在2008年更是提高,一直到2011年,2008-2011年每年在35%的A证通过率,后来国家也意识到不对在2012年下降到了20%,2013-2015年在15%的A通过率(这个年代我们也认为正常,因为经过了这么多的培训摸索还有出题规范等等),可是后来越来越失控,别的不比较,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本科毕业生通过率不到40%(已经是全国第一了,在很多二本非政法院校的法学院2006年没有一人通过),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本科生通过率高达87%。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明白一些90年代律师在法庭上辩护把律师拷了起来的现象,因为那时的法官他都不懂,在2003年-2010年很多基层法院检察院马上让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员独立办案,写的就是代理审判员、代理检察院,备受诟病,让刚毕业的学生直接独立办案,能办好什么案件?而律师必须有着一年的实习期,甚至很多律所都没有把案件交给一个3年以下经验的律师办案。也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司法考试过关率的提高,估计现在有的中西部基层法院检察院人员完全断层。但是目前来讲,我们也看到省会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以及北上广城市要求很严格,是名牌法学院而且还是硕士以上学历。
学法网就有人提出为什么很多法学院优秀的人员不愿意进入法院检察院?在目前,除了北上广地区和某些省会城市,你让清华北大人大政法这四所大学毕业的进入确实都感觉有些埋没人才,确实从目前来讲,这四所大学学习民商经济方面的成绩拔尖的除了北上广地区依然是进入高端律所的占据了绝大多数,所以有人就说过其实目前中国最优秀的法律人才还是集中在律师界,不过不是一般的律师,是能进入顶尖级律所的这种,现在的这种过关率已经让众多律师吃饭都难。
对于司法考试这个方面,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第一,法考目前报考条件不变,全日制本科是基础(放宽地区也是全日制本科,分数有所放宽,2018年后的非全本科必须考法学研究生包括非全法学研究生),全日制本科是法学毕业当年,法律硕士在法硕毕业当年,其余全日制本科在本科毕业五年后(不加其他条件),不要谈及以前了,以前的大专与现在不一样了,还有现在确实没有本科的确就说不过去,还有让一大堆非全本科的人进入法院检察院真的是国家自己在丢脸;
第二,考题没必要弄得太难,毕竟是一个基础考试,每个人以后还有亚学科的分类,到了法院还有这个庭那个庭的,律师也有搞某方面的;
第三,考题必须是全国不低于5位专家命题(要关禁闭),90年之前毕业的老师可以是硕士教授职称20年以上,90后之后毕业的老师必须是博士毕业教授职称10年以上;
第四,还是考一次就合适,就全部选择题(单选4个选项,4选一,多选5个选项,5选二),考题顺序全部打乱的,第一大部分都是单选题,第二大部分都是多选题。必须建立在考风严格的城市,一般设在中心城区,不要一边在考试一边在监考教师在搬桌子。
进入法院检察院的审判岗检察岗包括聘用制书记员之前必须具有此证书,如果没有这个证书也不能在面试提供当年成绩合格的一概不能报考或者进行录取
这些数据从何而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