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从业连载)
https://appatt.xuefa.com/pic/20220515/165254711748490_782.jp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cGljLzIwMTgwNTE5L29zc18xNTI2NzMwODUwODUzXzQ0M18yNjRfNzUwLnBuZw==,t_50,g_se,x_20,y_202022年5月15日
开帖,回顾、记录从业之路。也与各位,交流、探索未来之路。
2018年通过法考,查完成绩,我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爸妈通过了,爸爸第一时间告诫我,副业可以,不许辞职。
2019年3月,做好前期铺垫.
2019年4月,瞒着父亲,我办完离职手续并到律所实习。
入所实习前,还是颇有感触。
离职前,找了老乡,老乡带我去律所转了一圈,他的办公室是律所最大的,租金一年大概在30w,其他是工位,一年大概2w,但针对第一年执业律师有优惠政策。
老乡夫人还告诉了我一些拓展案源的办法,但在小白的自己听来,心理扭矩过大。那就是,没有任何依靠可言,一切靠自己。有一种之前在温室,现在突然要被甩到大江大海直面暴风雨的感觉,内心惴惴不安。
基于档案原因,我办理实习较正常晚了半年,2021年5月,我拿到了执业证书。
我把过去的岁月,下面以拿到执业证书为分水岭,一部分是拿执业证书前,一部分是拿证后至今,分别碎碎念一些感触与心得。
二
入职感触
1.人际关系相对简单
2.人员流动巨大
3.没有你想象中忙,也没有你想象中闲。忙与闲在两个极端反复横跳
4.务实
5.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6.的确是相对自由
入职后,“谣言不攻自破”,之前单位在一系列改革后,已经从“喝茶看报纸”的状态变为“有事没事都要忙起来”的状态。忙来忙去究竟是“务实”还是“务虚”,大家心知肚明。自欺欺人没有意义,但对于离职到外面广阔的世界中,大家还是保有一种墨守成规的主流观点,那就是,虽然外面赚得多,但是付出的也多。虽然我们赚的少,但是相对工作量不少。
但入职后我觉得付出的比之前单位少,赚的和之前单位差不多,整个人是自由的。
本来我是有机会跟大律从事刑诉业务的,可社保需要自己交,且0收入,然后我毛算了一下房租+房贷+社保+预算1年半的实习期(从入职到拿证)+生活费,我大概需要15W到20W才能活下来,而我是不能再给父母增加负担的,所以就跟了团队,至少能勉强维持开支。心想先度过实习期再说。
入职后,从朝八晚五的生活变为朝十晚五,中间很自由,有事办事,没有人死乞白赖查考勤,同事工位很多分开坐,不多开几次会同事长什么样都会不记得。老大是天天不见影的。但同时”稳定“是谈不上的,你会发现人员流动巨大,不出三五个月同事基本换了一轮,再过几个月你都不清楚换了几轮了。助理有助理的梦想,律师有律师的报负。所以很难与同事之间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不管你们是投机,抑或不投机,你们相处的时间都远谈不上漫长。
业务上,
———————————————————————————————————————华丽丽分割线
好朋友打电话来接我去朱家林摘桑葚了,回来接着碎碎念 接着说,业务上,我不清楚传统师带徒模式是怎样的,因为曾看到有人说和师傅学到很多,我所接触的环境,业务上——谁都指望不上。全靠自己。不会有人教你,就更不要说手把手教了。包括指导老师,说白了,大家都在忙着赚钱,怎么会分给你时间教你业务呢?给你免费挂指导老师,已经很不错了。在老大眼里,我就是出钱请你来打杂的,我不清楚你呆多久就会走,我也不期望你留在团队多久,反正每天速度就像走马枪,一切都烽火狼烟的,如果你想久呆,那不好意思,也要看团队案源情况,一旦不太乐观,卡掉人是分分钟的事。没有情分可言,一切的一切,都很快餐。 简单介绍下呆的团队,团队BOSS,每年砸几千万主阵地百度推广案源,与合伙律师约64分成,包括助理、实习律师、律师工资,也基本按照这种架构分担。合伙律师下面可以再设资深律师,从4中再分成。具体,资深律师应该是有业务量要求,前期会有一定补助,过了补助期,照目前案源情况,一般资深律师可能都很难以为继。
简言之BOSS---律师端/案源端---合伙律师---资深律师,案源端如何运作不清楚,律师端合伙与资深律师都可以建立自己团队,招聘工薪律师、实习律师与助理。案件大方向较为单一,至少在我们所比较单一,听说其他所的布局方向会有不同。
怎么说呢?案件推广力度决定案件数量雪花一般飞舞而来。合伙律师名下的案子少则几百多则上千,比较能干的资深律师名下案子可能也不会低于七八百,这些案件,除了多人共同委托、群体性的,基本收费单独不会低于三五万。有的单独案件收费几十万也正常。试问哪个律师有精力处理这么多案件,而且性质决定了基本都是全阶段委托,基本都难以结案?虽然有很多工薪、实习律师、助理,但想把案件做细,很难。而且部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争议范畴,说理空间也会因不同地域、不同法官而结果迥异。不过相信在滚滚的法治进程中,一切也都会越来越好。
总之就是,高端案件极少,相信高端案件客户应该很少会从网络渠道找律师。至少过去是这样。再者,案件质量良莠不济。案件量,过去来讲,足够足够多。
但是这种模式、这种环境,我从中间学到了什么或者吸取到了什么呢?
三
我学到了什么?
人际上,大概2019年五六月份,以及2020年十二月份经历的两件事让我懂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有时候成为某些人的“靶心”并不取决于你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
我一直以为,与同事保持适当关系,不远不近,有事情时能提供帮助则提供帮助,不参与闲言碎语,不背后七长八短。就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至少在我看来,不远,毕竟大家在共事,不近,不容易陷入是非旋涡,但我还是单纯了。
再就是,2021年4月及2022年5月(本月),发生的两件事情,让我最终清楚,人际关系在不同的时期没有统一的公式,保持初心的同时也要审时度势,人心,除了光明就是黑暗,而我们面对他们时,不要走极端。
业务上,讲真这可能是即将入职的朋友们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如果你打算入职类似我曾呆的团队,首先不要对实习期学很多东西抱有太多希翼。
重复性、无意义类似“文秘”的工作可能会占据你绝大部分时间。拿一个案件来讲,当事人到所,你要做的是接待、端茶倒水,准备好委托协议、笔及印泥,有时会参与谈案过程,有时不会,然后成案,签委托协议,不管是1个当事人还是100个当事人,身份证号就够你敲一通了,然后是指导当事人签合同,按手印,复印当事人提供的材料、核对材料后确定当事人需要补交的材料,复印打印就不用说了,新案录入系统、纸质协议审核---排队、二次审核---排队,盖章---排队,指导当事人付律师费,中间又是一通麻烦,比如付款人和委托人是否一致啊,等等等,哪一句话都要落实到位,否则后面麻烦的就是自己。付款了,查账---排队,查账通过,开发票---排队。这是在顺利的前提下,结束后,复印发票几份,然后每份上面要注明一堆东西,比如案源助理、谈案律师,还有个啥忘记了,是谁?不清楚,查。一系列繁琐的弄完以后,送当事人出所。对,碰到喜欢聊天的当事人,你可能还要陪聊。总之,排队的过程或漫长或短暂,但大部分时间是漫长的,有时排一个小时队都正常。中间哪天需要开个所函了,结果开不出来,有的要补合同,有的要加利益相对方,有的急函要行政主管签字,还要写一堆保证,这些都仅仅是日常的不能再日常的工作。
有的当事人带着材料过来,有的则是律师直接建一个工作群,把当事人资料拍照发群,这个资料的整理,对强迫症来说,真的很痛苦。我很少直接下载文件夹一扔完事,我一般会导入CS把哪些不喜欢的边边角角都切了,把光线都调亮统一了,然后做成文档。资料永远是不全的,需要什么还要一遍遍和当事人沟通询问要,特别费劲,然后再整理。这些都会非常的占据你的时间。
除了以上,工作群维护,这也是占据很多时间的东西,因为你要像淘宝客服一样,总盯着,及时回复当事人问题或者沟通相关事宜。我们实习时,主办律师是压根不管的,少有回复。可能第二天开庭了,今天才会了解多一些。
再就是拟诉状之类。
讲真起诉状在案件方向单一,案由单一的前提下,直接套用格式是常见操作,集体案件很多,有时相同的诉状,输入不同的委托人,弄一百多个案子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个过程中,你只有重复再重复,核对再核对。
拟制上诉状或再审申请书时,这是我感觉唯一比较提高业务的地方。有时候对一个点的整体阐述,就是对一个点的整体把握。我遇到两个比较有成就感的案子,都是事实很占理,起诉状或上诉状写的一塌糊涂,基本的点都没有和法官交代清楚。我当时费了很大心血两案分别拟制了上诉状、再审申请书,均发回重审了,我很欣慰。
综上,在助理、实习律师要做的日常工作中,真正提高业务的可能就是在上诉状及再审申请的拟制过程中。
最后是开庭,如果是线上开庭,那么联系法院线上肯定是助理、实习律师的事情。如果是线下,那么定票、定宾馆,选地方、差旅费结算,都是你的事情。这些说来轻松,但具体实施的时候,你要兼顾主办律师的时间,你的时间,高铁/飞机的时间,到站的时间。到站转车的衔接问题,衔接后的行程问题,高铁还好,飞机还牵扯比价的问题,毕竟能给当事人省钱还是要省的,那么宾馆距离法院远近的问题、宾馆卫生、成立年代、口碑、都是选择因素。差旅费的结算问题,随手记录还好,没有随手记录,再加上没来得及随时结算,过几天就微信支付宝票据来回倒腾翻吧,每次整理完都感觉好对不起自己的眼睛。这些都是切切实实需要时间的。都是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堆积起来的。你能逃脱吗?
至于开庭,客观讲,首先我接触的案件绝大多数并非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最多可能事实上有一些曲折,争议焦点是比较好把握的。我和不同的主办律师参加的不同的庭审,并没有觉得主办律师在庭审思路、辩论技巧方面有什么过人之处,可能是案件本身决定的,也可能是我的确没有接触到比较优秀的主办律师。
总之一句话,实习之前要有一个相对正确的心理预期,不然入职后你会很郁闷。当然传统师带徒那种,或者跟的大律实习的朋友,可以分享下你们的实习过程,是不是很干货满满,我想,一定不会和我们是一样的。我们是什么?我们是螺丝钉。而你们呢?我觉得你们都是师傅挑选在手心里的“宝”吧。至少我见过一个大律带的徒弟,人家就是倒贴,就是做徒弟,做了三年才走。这说明什么?首先经济过关,可以支撑。其次大律肯定是宝藏,徒弟不学个五成都不愿意出山。大家觉得呢? 然后呢?断更了? 现在执业没? 现在执业情况怎样? 关注你了,期待更新 dreamvi 发表于 2022-05-15 11:51
二
入职感触
1.人际关系相对简单
2.人员流动巨大
3.没有你想象中忙,也没有你想象中闲。忙与闲在两个极端反复横跳
4.务实
5.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6.的确是相对自由
入职后,“谣言不攻自破”,之前单位在一系列改革后,已经从“喝茶看报纸”的状态变为“有事没事都要忙起来”的状态。忙来忙去究竟是“务实”还是“务虚”,大家心知肚明。自欺欺人没有意义,但对于离职到外面广阔的世界中,大家还是保有一种墨守成规的主流观点,那就是,虽然外面赚得多,但是付出的也多。虽然我们赚的少,但是相对工作量不少。
但入职后我觉得付出的比之前单位少,赚的和之前单位差不多,整个人是自由的。
本来我是有机会跟大律从事刑诉业务的,可社保需要自己交,且0收入,然后我毛算了一下房租+房贷+社保+预算1年半的实习期(从入职到拿证)+生活费,我大概需要15W到20W才能活下来,而我是不能再给父母增加负担的,所以就跟了团队,至少能勉强维持开支。心想先度过实习期再说。
入职后,从朝八晚五的生活变为朝十晚五,中间很自由,有事办事,没有人死乞白赖查考勤,同事工位很多分开坐,不多开几次会同事长什么样都会不记得。老大是天天不见影的。但同时”稳定“是谈不上的,你会发现人员流动巨大,不出三五个月同事基本换了一轮,再过几个月你都不清楚换了几轮了。助理有助理的梦想,律师有律师的报负。所以很难与同事之间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不管你们是投机,抑或不投机,你们相处的时间都远谈不上漫长。
业务上,
———————————————————————————————————————华丽丽分割线
好朋友打电话来接我去朱家林摘桑葚了,回来接着碎碎念
真情期待你的续集! 我可不敢瞒着https://app.xuefa.com/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感谢大家关注,请移步 浮生若梦(从业连载)篇哈,之前我发了这个帖子没找到,以为发送失败,就又重新开了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