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执业满5年的“老律师”,教你如何一次性通过法考?
我现已是执业满5年的“老律师”,从事法律工作也已超过7年。
不过,还是有很多想考或正准备考法考(“法考”全称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我那时叫“司法考试”)的亲戚、朋友、同学、学弟学妹们或对法考比较感兴的人经常会问我以下两个问题:
一、法考被称为“天下第一考”,听说通过率不高,是不是很难?
二、我想考法考,你是怎么一次性考过法考的?有没有什么诀窍?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经常微笑地回答他们:
“法考和高考等其他考试都一样,是一个考试,只要下定决心,认真准备一年半载,基本都能过。”
对于第二问题,一般问我的都是那些想考法考或已经开始准备考法考的亲戚、朋友、同学或学弟学妹,他们问我时,我一般都会认真地将我的真实经验告诉他们,至于他们是否有相信我说的话或有所启发就不得而知。
不过,有时因有事耽搁、时间紧张、交情较浅或有些话不便当面直说等原因,可能会没有将我最真实的经历和最深的感悟告知他们。
因此,在这里,针对这两个问题,我想在学法网将我最真实的经历和最深的感悟展示给大家,以便感兴趣的读者从中学习或体悟,也算对以前询问我的亲戚、朋友、同学和学弟学妹们一个统一而真诚的答复,同时也给那些向想考或正准备考法考的人一点点有建设性参考意见。
一、能否通过法考,决心和信心是关键因素。
“学长,我很有决心啊,也对自己很有信心,为什么没考过呢?”
“你准备法考期间,每天几点钟起床?”
“每天8点左右”
“......”
我是2013年大四第一学期通过法考的,那时的通过率10%左右,近几年稍微高一点,但相差不会很大。
但是,我觉得这个通过率相对于真正需要通过法考,准备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行业的人来说,关系并不是很大。
因为,相对个人而言,能否考取合格的分数,能否通过法考才是关键。
通过率高低与你又有多少关系呢?
通过率再低,该考不还得考!
我觉得通过率是多少,难不难的问题,并不是真正要通过法考的人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只有每个人的内心和决心才是。
不过,大环境对人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我那届法学院的学生普遍存在悲观的情绪,问过的律师、教授、讲师、学长学姐都对“司考”充满畏惧和充满悲观的情绪,让请教他们的人怎么也自信不起来。
说实话,我们那一届通过率不是很高。
很多同学报考了司法考试,但不敢去考,或者因为信心不足觉得考过的希望不大没认真准备,去考了没考好。
我是因为从大一的时候就立志做律师,而且觉得家里穷,不一次性通过司考,不但无法实现自己的律师梦,而且,也没有再次考的时间和经济条件,更没法面对家人。
因此,我大三给自己唯一要求就是通过司法考试,其他的都可以放后。
我通过法考后,先后去法院和律所实习,我也问过很多的法官、律师,类似“我是否适合做法官、做律师的问题。”和能否一次性通过司考一样,他们大多给我的答复,是怀疑和不信任。
后来,当我做律师越来越顺的时候,我终于明白:
“人往往是很难相信别人的,甚至,很多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又怎么可能会相信你?”
因此,之后我遇到困难或疑惑,除了会跟少数信任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说外,很少再去问别人,而是选择相信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和内心的选择。
二、能否通过法考,方法很重要
(一)能听课最好听课。
现在的培训机构的讲师很多都是法学界的精英,听优秀讲师一天的课,你感觉大一、大二都是在虚度人生!
(二)不建议看太多的考试资料,吃透培训班薄薄的讲义更重要
每个人的精力有限,抓重点,重精华,重视二八法则,重“八”弃“二”,好的培训机构的讲义基本能保“八”,其他的“二”花太多时间划不来。
(三)临近考试两三个月,反复做真题、模拟题和错题
法考偏重考核考生的司法实践能力和对案例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除了前期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讲义上外,后期,建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题上。(点击进入做题)
反复做真题、模拟题和错题,当你连续多次模拟考核,都远超合格分数线,能达到优良、优秀的成绩时,相信通过的问题不是很大。
三、如立志成为优秀的律师、法官或检察官,单凭通过法考远远不够。
有些法学生考上大学后,就放松了,甚至放纵了,以为大一大二不重要,只要能考过法考,就万事大吉。
其实,通过法考只是一个敲门砖,进入行业的基本门槛而已。
如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法官或检察官等法律工作者,学好基础、系统的法学理论知识,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很重要。
重视法律实践,多参加模拟法庭,寒暑假多找机会去律所、公检法机构实践更重要。
因为你的实习经历和实习表现,才是面试官最看重的因素,而不是你的美貌、学历文凭和关系。
这关系你毕业后能否进入更好的律所,更好的公检法部门,能否获得更多的选择机会,获得更高的收入,能否走的比同龄人更快、更高,更好。 谢谢你,总结经验很到位! 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怎么能够让别人相信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