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经验分享,在职非法本二战上岸 教训和经验
一、先介绍自己:
1、在职非法本,在一个央企法务部综合处(不需要有证)。综合处事务比较多,特别繁杂。但是没有丝毫成就感,所以有辞职冲动(法考的原始动机)
2、本科社会学,兴趣让我学的特别努力,然后推免上的本校研究生,还是社会学方面。
3、上学时候,考过360分的法考。就是看到朋友考,自己好奇,买了资料(记得是绿皮的张能宝真题),断断续续做了一个暑假大概一个半月,最后是320+。。。然后就一直没考过。
2019年,终于下决心辞职,但是我是比较稳重的那种人,就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加持”,本身社会学很尴尬,在综合处就更尴尬,工作以来,一直没什么个人技能方面的长进。由于天天接触的都是有证的法务和律师,而且考虑到自己曾经也考过法考,网上买了资料。刚刚查了一下淘宝,资料的收货时间是2019年4月22日,然后就是五一节,出去玩了一会,真正备考是5月8日。当年客观题是2019年8月31日,所以满打满算,备考时间是4个月不到。平时还要上班,好在得到了对象的全力支持,下班后几乎没有家务。
二、客观题的经验:
客观题是看的知识树这种,象形记忆、图形记忆,书都不厚,计划两个月看完,所以按照页数,平均每天多少页。实际上,拖拖拉拉大概7月中旬看完,之后就是做真题,以一天一张试卷,第二天分析的速度做。但是不是每天都有进度,大概一周能认真做2张真题,每张真题做完以后。算下来也没做多少张试卷,就这样忐忑上了考场。
结果是201
总结经验,一是每天的看的可以不多,但是必须每天都要推进。二是有所侧重,我用的这个资料真的太简单简略了,好处是特别好记忆,坏处是好多细节好多知识点是没有的。考试的时候,有很多一脸懵逼。但是我觉得应付60-70%的考试是可以的,这样剩下30-40%,就靠着朴素的正义观蒙和猜,也不可能完全错误,所以结果200+,我不意外。
三、主观题的教训:
200+的分数让我失去了“理智”,19年这个分数不算低,特别是对于一个在职非法本。所以我认为主观题应该也就那样。我在成绩出来之后买了主观题学习包,2019年9月9日收到。学习包包含各个名师的一些主观题小册子。这些小册子更加薄的让人怀疑价格。内容基本上是老师挑选的一些案例的分析。当年主观题是10月13日,所以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我根本来不及看完这些“小册子案例分析”。加上整个人比较飘,认为客观题都高分过了,应该主观题没问题。就这样上了考场。
结果是105
四、总结教训:
1、就是一定要沉下心来,认真备考,即便只有一个月,也要认真把握。
2、主观题和客观题不一样,可能客观题考察的是记忆和全面,主观题更加注重思维和深度,所以用客观题来证明主观题,是不科学的。一定要转变思维。
主观题失败之后,我认真分析了个人弱点:
一是刑法知识薄弱,客观题都是选择题可能体现不出来,主观题是只有一个大问,考场上瞬间懵逼。
二是主观题答题技巧不行,比如:法条能写的都没写;思考翻阅法条时间过多,导致答题时候,字数非常简略。
三是不懂取舍,花了太多时间在民法上,几乎每道小题都找到了依据才写上去,实际证明,大部分和记忆中的是没有区别的,但是答题时候非要找到法条依据才放心,导致占用了大量时间。刑法时间不够,就草草两三百字(一个大问)结束(当然,我当时确实是也不大懂刑法)。
二战的准备:2020年10月12日收到jd买的资料:官方案例分析指导用书两本+历年真题册+法条汇编。
看了18、19两年的真题(没有做,都是对着答案看的),对不了解的地方做了笔记。然后就专心的看官方案例分析指导用书,因为刑法薄弱,所以重点看的是上册。也没有做题,而且边看边对着答案做笔记。认真看完了刑法所有的部分,其他的法大概看了几个可能考的案例,没有全看。法条汇编是熟悉了法条的位置。一个半月就这样过去了,11月28日上了考场。考完就松了一口气,因为我终于做完了刑法那种一道大问的题目!!!
结果是123
接下来,可能就是等着年终奖下来(大概2021年3月或4月)后辞职了吧,至于未来,真的还没想好。之所以在学法网写这些,是因为从备考开始(2019年9月9日)被同部门同事推荐了学法网以后,就一直默默的看帖子,学习了很多。比如:这些资料的选择,老师的选择,都是听了学法网站上网友的建议。 名字为啥 叫 校长? 2020laile 发表于 2021-01-08 12:00
名字为啥 叫 校长?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瞎起的 去年就注册了 不忘初心 还有我发现好多名师的案例分析 案例讲解 案例编 其实都是来源于官方案例分析指导 我从头到尾没有报班,也没有看视频。。。 厉害,佩服,学习中:victory: 厉害了 辞了职干嘛? 跟我一样105,后来也是看的两本案例指导和五年真题加主观题法条汇编,121。客观题只看了张能宝的真题,看了两个月,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