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出版社的书籍含金量不高
毕业10年,没有做过本行,18改革后想回归本行,最后工作是政府雇员,因抗拒无偿加班干脆辞职,四个月全程一人独自跟着法律出版社书籍和中公教材学习,不听不看任何机构书本和录音视频,最后阶段看了下xxx预测的,大概共花600-650小时(中间包含考编选驾校考驾照) ,最终只得160.个人总结:
官方的教材未必包含考题,四大本民法的二维码我全扫了,印象中好像没怎么在考题出现,当然也有可能本人记忆错误,“大纲深度解读与命题预测”这书预测的考点事后回忆不怎么准,白皮书的习题缺乏综合性,可不买,冲刺阶段的金腰带好像有些考题有印象。
蒋四金最后必备的感觉也不怎么准而且不能匹配考试难度 他考前一个多月的预测我也感觉不怎么准。
法考机构有存在的必然性 行政许可法实施以后就没有什么官方教材了,司法部不指定不委托任何机构培训。一句话,就是靠大家瞎猜! 你可以不买机构的课。但每一门的书你都不买感觉有点离谱。你可以跟老师不跟机构,但一个老师也不跟可能有点剑走偏锋,不好搞哦。
你想想自己高考中考不也是老师分析一遍嚼碎了喂你吗,直接看大纲或者教委的一些指导你就上了吗?教研能力不是一年两年研究出来的。
以前难度低有人靠纯刷真题通过。如今这种邪道不太走得通。因为都是案例题很考验知识扎实程度和破题思路的 sandoval 发表于 2020-11-12 17:18
你可以不买机构的课。但每一门的书你都不买感觉有点离谱。你可以跟老师不跟机构,但一个老师也不跟可能有点 ...
谢你贵言 切实全国没人可能像我这样子 可以说有点赌博错误了 要改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