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2022年2月24日最新更新
更新提醒:2022年2月24日最新更新在本贴30楼
题记——“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这首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曲,此前一遍遍萦绕在耳边。北京,曾经在心里,是多么遥不可及。但当有一天,你真正置身于其中,才发现所经历的一切,会如此刻骨铭心。这座城市,曾多次出现在梦中,无数次呼唤过。放下所有,重新来过,很多画面一遍又一遍地上演。而我们终究会为了梦想,坚持、忍受、期待着,幻想着,有一天,可以在陌生的地方,体面地活下来。
一
2019年的春天,贵阳龙洞堡机场,我背着沉重的行李包,手里提着大袋小袋的书和文件,这次的目的地,正是北京,一个让人充满期待又无比畏惧的城市。中途辗转,飞到郑州,换乘香港西九龙开往北京的G80次高铁,赶赴目的地。这一天是2019年2月20日,农历正月十六,元宵佳节后的第一天,开启了人生的新征程。
下午5点01分,抵达北京西站。寒风瑟瑟,提前备好的羽绒服,也只能勉强遮挡住冷风的侵袭,但头部还是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好像被万千蚊虫叮咬,万般难受。北京春天,比南方要冷很多。南方只有下雨的时候,才能偶尔感觉到冷意。走出北京西站,余晖撒在脸庞上,在寒冷的午下,才算感觉到一丝暖意。
背包坠得肩膀很是难受,赶路一天,肚子早已咕咕叫。于是找了家餐馆,狼吞虎咽,吃了几大碗米饭,总算是有点力气。酒足饭饱之后继续赶路,晚上得去就近的酒店落脚,在网上订了一家天坛北门附近的酒店住了下来。这家酒店,此前来北京的时候就住过几次,一来价格便宜,二来地理位置不错,三来酒店总体还算干净。
到了酒店,已是夜深人静,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飞驰而过的汽车,对于眼前的城市,莫名多了几分恐惧,未来很长的时间,我将在这里开创一片天地,五年,十年,二十年后,我在这里会是什么样?我不敢继续想下去,很多未来的事,就让它在不知觉中上演吧。(未完待续,第2部分更新在楼下)
继续更新:
二
北京的春天,比南方冷很多,好在酒店里的暖气,可以避寒,不至于像在南方的屋里,冷得直哆嗦。
折腾了一天,非常疲惫,倒头一觉睡到天亮。早上很早起来,快速洗漱完毕,赶往律所。北京高峰期的地铁,果然名不虚传,川流不息的人流中,人们拼命地穿梭,希望赶上最早班次的地铁。也许是还不太适应,我稍作等待,等人少了再乘车前往。
过了九点,地铁站的人少了许多,我悠哉游哉地赶到了律所,找到负责办理入职手续的行政人员,逐一办理好了各项手续,开通OA。听说我们这批北京律师执业证已经办好,但还需要等待朝阳区律师协会登记备案,才能发到律师手里,最快也得下周才能拿到。
晚上住的地方换到了天坛附近另外一家酒店,并开始留意租房的事,毕竟不能一直这样居无定所,只有稳定居住下来,才能慢慢融入这座冰冷的城市。
回到酒店,赶紧搜索周围的租房信息,我所在的律所位于北京国贸CBD商圈,拥有独栋大厦的使用权,办公面积五万多平米,目前大厦二、三层全部用于法律服务办公。我的办公室在三楼,和一位女律师共同使用,一年的费用是五万元,两人分摊。要在附近找住的地方,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
首先,我不太愿意和别人合租,在贵阳的时候有自己的房子,一个人居住习惯了,再和别人一起居住,甚至还是不认识的人,感觉会非常别扭,也无法接受。其次,周围的房屋租金偏贵,像样的一室一厅住房,租金至少也得 8000元左右吧。
左思右想,我决定在通州寻觅房屋。和我一个办公室的张律师告诉我,在她家附近应该相对好找,并约好第二天中午去看一下。为了在北京有一个落脚的地方,真是不太容易。(未完待续,第3部分更新在楼下) 三
第二天早上,刚好约了来北京后的第一个客户,时间定在早上10点,在律所接待他,是一个关于装修工程欠款纠纷案件。一早赶到律所,为北京的第一次法律咨询,做足功课,特准备了名片,确保每个环节,不出差错。
因为路上堵车,当事人略晚于约定时间,抵达律所楼下,我把当事人带到办公室,仔细看了他们带来的每一份证据,了解整个事实情况后,最后进行分析,认为案件还是非常有希望,但稳妥起见,建议再补充一些材料,让他们利用周末,完善一下,下周到律所,办理委托手续,并启动立案。
可能因为是来北京接见的第一个当事人,当时没想过收取法律咨询费,心想即使案件不成,就当多认识一个朋友吧。但后来,还是证明我的仁慈是错误的,在律所,我把案件的关键节点、争议焦点、处理方案,毫无保留地向当事人分享。
换做是以前在贵阳,我肯定不会这样。初到北京,结善心切,尚可原谅。这个世道,就是这样。有时候,你对别人,以诚相待,别人当你,是大傻子。但吃亏也算是福,不可能总遇到无耻之人。
期间,当事人电话告诉我,周末与对方见面后,立即偿还了部分欠款,对此,我只能表示“呵呵”,律师不是傻子,找借口扬长而去,这种事见得太多了。北京的第一桶金,注定推迟。
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从今往后,但凡在律所的咨询,如无特殊情况,一概收费。想到律所蹭免费咨询的,不会有任何机会了。
尽管以前在贵阳,我很少收取法律咨询费,但到了北京,早已意识到,要想让当事人尊重、认可律师,就一定要适当地收取咨询费。好处主要有两点:
第一,当事人会因为花了钱,感受到律师的服务价值。就像我们去旅行,免费的景点,我们并不会认真游玩,仅仅是走马观花,但如果是收费的景区,花了钱买了门票,进入景区,只要时间允许,一定会非常仔细地观赏,恨不得走遍景区每个角落,否则感觉不划算,毕竟是花了钱啊!
第二,提高案件委托签约率。执业几年来,最大的感受是,当事人形形色色。有的持观望的态度,不断比对律师;有的压根就没相信过律师;有的虽然相信律师,但根本没想过在律师身上花一毛钱,往往通过蹭咨询,从律师口中探得解决方案后,自己去弄了,虽然可能会弄巧成拙,但也算是典型的过河拆桥。
律师在咨询中,适当收取费用,并释明:最终委托律师代理案件后,咨询费可冲抵代理费。这样一来,当事人在权衡是否委托律师的时候,先行支付的咨询费,将会成为决定是否委托律师的重要因素,人性就是如此。
看来,刚到北京,就有了收获。虽然不是经济收益,但对今后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北京的第一桶金,还会远吗?
(未完待续,第4部分更新在楼下)
RE: 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3月14日最新更新
(略有调整,请以此贴为准,继续更新)四
接待完当事人已经到了中午饭点,我赶到通州北关与张律师会合。匆忙吃完午饭后,来到一家房屋中介,打算看看周边的房源。看了三两处,当天没有确定下来,期间接到易律师助理的微信,问我下午是否有空,易律师让我和他去一趟客户单位,谈一个案件。
易律师是畅销书《别在异乡哭泣》的作者,09年,从江西九江来到北京,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国著名刑辩大律师,曾代理过众多全国重大案件,深受青年律师敬仰。易律师是我来北京的指路人,对我职业生涯,可谓影响深远。看完中介手上的几处房子,我立即出发,赶到约定地点,与易律师会合。
咨询所涉及的内容大概是:这家公司把房屋出租给另一家公司使用,承租方拖欠租金一年多,并拒绝交还涉案房屋,已构成违约。出租方已经起诉到法院,要求解除房屋租赁合同,并支付尚欠租金及违约金。此外,案件还涉及到转租的问题,不再过多介绍,重点说一下案件的程序问题和面临的困境。
现在案件已经在某法院立案,但因为该法院案件积压,导致案件迟迟无法排期开庭,对方也借此采取拖延战术。客户想咨询我们,是否能通过其他途径,迅速收回房屋,至于所欠租金及违约金,可以既往不咎。我们熟练运用易律师原创的《法律咨询四步法》,经过“望”、“闻”“问”三步后,开始对案件进行最后一“切”:
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想尽一切办法,请求警方介入,对双方的纠纷、矛盾深入协调,也许会比走司法程序更有效。我们核算了费用,并向客户报价,就看客户能否承受,委托我们代为处理了。这个案件实际上非常考验律师的实操能力,关键在于如何让警方主动介入争议事件。
和易律师此行,让我感触颇深。我们做律师,懂法,仅是入门,会运用谋略,把各种复杂问题,化繁为简,彻底解决问题,才是律师的高超本领。就像霍姆斯大法官曾说:“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
(未完待续,第5部分更新在楼下)
RE: 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3月21日最新更新
五来北京连续住了几天酒店,这个周末务必要把住的地方定下来。周末,独自前往通州,看了几处,就相中了其中一家,最后谈妥了合同细节,当场签约。房东在北京刚换房,搬走没多久,很多东西都没带走,除了洗衣机,基本上都齐了,拎包即可入住,省了很多事。时间太晚,赶去北五环哥哥家,借宿了一晚。
第二天下午到附近超市购置了生活用品,费了很大的劲,总算把屋子收拾干净,看起来温馨了许多。想起2015年,在贵阳刚买人生第一套房时候的心情。这个时代,刚毕业没几年,不依赖父母,靠自己赚钱买房的年轻人,寥寥无几。2014年9月,辞去公务员工作后,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能在贵阳买房,相当幸运了。
如今,背井离乡,远在北京,虽然只是租来的房子,但也非常不容易。此时此刻,心情何曾相似。心中涌动的期盼和温情,仿佛是远方的游子,在拼命地寻找来时的路,抵达最向往的、一个叫家的地方。
那里,一定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周围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远离喧嚣。每天看着日出、日落,不再计较利益纷争。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在多年后,不期而至。
收拾完屋子,已经来到深夜。窗外的月亮,明亮通透。阳台上,残留的花瓣,在这洁白的月光下,映射出令人喜悦的颜色,粉红中夹杂着淡淡的白色。就像在火热的心里,皎洁的梦,在里头蠢蠢欲动。
这一夜,睡得特别香。天微亮,就起床精心打扮,早早去上班。虽然时间比较自由,但在新环境中,还是需要尽快适应,早日步入正轨。以往在贵阳,不常去律所的习惯,一定要适当改变下。刚到律所办公室,接到行政通知,北京律师执业证已经下来。
手持全新的执业证,心里看似平静,但过去半年来,经历的酸甜苦辣,瞬间涌上心头,无法描述这种复杂之情。连日来的努力,终于达成所愿,心情是喜悦的;对于即将到来的挑战,起初面临的种种困境,心情又是惆怅的。
好在,来北京之前,已经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早已定下策略:备好粮草,稳定军心,伺机而动,以图大业。
2019年2月26日,农历正月二十二,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也是我人生重要的节点,愿未来好运。
(未完待续,第6部分更新在楼下) 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3月27日更新)
六
热情过后,重归冷淡。拿到北京律师执业证的喜悦没有持续多久,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挑战。我将直面残酷、凶险的江湖,能否一鼓作气、奋勇直前,打下江山,就要看自己的勇气、智慧和能力了。只要还有一丝力气,就要战到一兵一卒。
北京目前的注册执业律师人数,早已突破三万大关,市场竞争非常惨烈,“二八定律”在首都体现得淋淋尽致。来到偌大的京城,我该如何立足?我的市场在哪里?隔壁律师全国各地飞,每天都在处理案件,而自己办公室门可罗雀,虽然对此早有预料,但这种落差感,还是在脸上写满了忧虑。
从贵阳到北京,带来了40多万元的积蓄,除此之外,贵阳还有一套房产和奔驰车一辆,这是所有家当,房子基本上是不会卖掉,车子视情形而定。我告诉自己,这笔钱一定要合理分配,如果一年后,还是挣不到钱,钱花完了,那还是要面对现实,另做打算。
深夜回去的时候,路过一个地方,以前没有仔细留意,静下来的时候,才发觉周围布满了各种临时搭建的房屋,人来人往、应不暇接,为了体验一番别样生活,我跟着住在那里的人走了过去,路上铺满了纱网,可能是防止灰尘四溢。房屋看上去极为破旧,在拥挤的房间里,铺满了一张张床,物品杂乱地摆放着。
在寒风凛冽的夜里,让人无法把这个地方与家联系在一起。我瞪大眼睛看着屋里的一切,这时候一个人影从身旁划过,我侧过脸,心想应该是回来的人,他看我鬼鬼祟祟,视线停留在我身上,想看我准备干什么。我赶紧溜之大吉,避免被人误会,我可不是贼啊。
一路上,告诉自己,在北京一定要加油,否则将来说不定也要住这里。如果一直这样吃老本,总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所以,一定要尽快适应新环境,早日拿到北京的第一桶金。
回到屋里,已经是深夜。赶紧洗完澡,上床休息。第二天中午,将前往北京律协,跟随大巴车前往雁栖湖,参加律协组织的刑民交叉实务培训。让自己在北京的每一天,过得充实、有意义,这是目前非常有必要的。
(未完待续,第7部分更新在楼下)
从贵阳来北京做律师的初衷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7部分:
初到北京,天气、交通、饮食、文化、习俗,每一样都需要逐步适应。特别是气候,最近几天,严重上火,状态不好。从前在贵阳工作的时候,每天早上八点起床,刷刷微博,看看新闻,洗漱、吃早餐,慢悠悠地去律所上班,下午如果没有当事人来访,凑巧也不需要去看守所会见当事人或到办案部门处理事务,四点左右就可以下班,约上几个好友,吃饭、喝酒、打牌,或者约个妹子,到城郊公园散步、看电影、聊天,不亦乐乎。
到了晚上十点,贵阳的夜生活刚刚拉开帷幕,要么选择去花果园、喷水池商圈的KTV找乐,要么去附近的酒吧狂欢。满城的灯红酒绿,在弥漫着浓烈啤酒、烟熏味的人流中,曾经的豪情壮志,早已烟消云散,不复存在。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开始怀恋刚做律师那时候的自己,即使几乎身无分文,但每天器宇轩昂、充满斗志,满怀信心地打拼事业,创造奇迹。
那段时间,不断问自己,浑浑噩噩的此人是谁?还是从前的我吗?一个人如果失去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七年前,带着梦想来到贵阳,本以为会有一番作为。几年过去,辞去公务员工作,为了梦想,重新启航。几年来,做律师也算略有小成,办了几十个案件,收入也还算可观,在贵阳站稳了脚跟。过早实现初步目标,让我开始迷失方向。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的时候,看着邻居一家几口其乐融融,而自己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孤苦寂寞。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偏离了轨道。在家庭和事业中,必须要有取舍。但当下的方向,并不是在任何一条有利的道上行驶。我该如何纠正错误的方向?
曾经的念头,在一个失眠之夜,再次浮现。到北京做律师,一切重新开始。决定好后,趁着还有这口心气,当机立断,即刻飞往北京,落实办理手续的一系列问题,并联系了北京一家全国性大所,经过与负责人之一交流,这家北京本土规模最大的律所接纳了我。接下来,往返于贵阳、北京两地,在处理原先案件的间隙,开始着手办理进京手续。
整个流程概况:2018年,6月8日,决定北上京城;7月份,全力准备面试考核材料;8月1日10时许,向北京律协成功提交面试考核材料;11月26日9时30分许,参加北京律协面试考核;12月6日9时30分许,拿到北京律协出具的《考核合格意见书》;2019年,1月5日15时许,向北京市司法局提交异地变更执业机构申请;2月27日9时30分许,拿到北京律师执业证,正式成为北京律师。从提交面试考核材料到正式成为北京律师,耗时约207天,半年多的时间。
不论将来,在北京会遇到多少艰难困苦,此前所经历的一切,已经足够幸运。我尚且能做的,是在有限的余生,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不断去创造新的精彩和感动,并试着留下回忆的印迹,让家人因自己而高兴,让身边的人为自己的努力而喝彩,把最美好的时光留给一生中最惦记的人。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专程去了一趟北京朝阳区看守所,有感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8部分:
到北京以后,虽然还没太多案子。但每天感觉很充实,到律所后,安排好每天的事情,写文章、研究案例、阅读书籍,与同行探讨案件,充分利用好宝贵的时间。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工作,以最短的时间,熟悉北京的法律服务市场特点,找准自己的定位,尽快打破目前的僵局。
吃过午饭,背着笔记本电脑,乘坐北京地铁6号线,来到朝阳区看守所。专程去一趟看守所,主要有两方面考虑:
一来,熟悉环境,不然哪天接到辖区内的案件,需要紧急会见当事人,还得先去找看守所,必然会耽误事,也不利于建立与委托人之间的信任感。
二来,对北京刑事案件市场探个究竟。国内各地的看守所,想必是最能反应当地刑事业务特征的地方,特别是有的城市,当地极大部分看守所位置相对集中,在该区域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
赶到朝阳区看守所,和以前办案常去的很多外地看守所一样,附近两侧经营着多家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咨询公司,布满了各种标语、广告。
身后有个简陋的门面,门头却非常惹人注目,在暗黄的牌子上赫然写着:“北京XXX律师,刑事辩护专家,从事律师二十年,会见、取保候审、无罪辩护、减刑、假释,成功再收费。电话:XXX。”
一眼扫去,其他的广告,也是大同小异,目不暇接,有如菜市场,热闹非凡。就在我看着一家律所内部景象,思绪万千、陷入沉思的时候,一个头发蓬乱、脸色泛黄、眼神迷离的中年男子,小心翼翼地靠近我。
我转身,看见他身穿一件米色羽绒服,一股浓浓的臭味扑鼻而来,难以想象此人这件衣服有多久没有更换了。以前做刑警的时候,经常与吸毒人员打交道,对这类人的特征,印象非常深刻。
经验告诉我,眼前的此人,极可能是吸毒人员。换做以前,我肯定马上把他扑倒,带到办案区尿检去了。深知现在不再是警察,他是不是吸毒人员,与我好像也没多大关系,无妨看他想做什么。
他小声地问我:“需要找律师么,先保人再交钱。”声音里透出隐隐的叹息,我冷淡地横了他一眼,他好像明白我的意思,急忙转身退去,继续寻找新的猎物,这本不该是他应有的宿命。
我在想,要是眼前这个人真的是吸毒人员,为律师同行做“线人”,没有比这更讽刺的了吧。为了揽案源,可以毫无职业尊严和底线,这是难以启齿的悲哀,也是所有法律人应当反思的问题。
我警告自己,无论任何时候,自己案件多寡,体面一定是首位,否则趁早转行,要么去做法务,要么做回老本行,即使旱涝保收,也绝不做有损“中国律师”、“北京律师”形象的任何事情。
任何职业,首先得尊重市场,尊重这份工作,用心对待每个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用心做人,专注做事,何愁没有案源?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4月11日更新)
九
自拿到北京律师执业证,每天都在琢磨如何拓展案件。以前在贵阳,案件多的时候,感觉每天的极大部分时间,都被工作占据,很难有时间静下来思考问题。到北京以后,每天带着疑问,思索着过往、当下和未来。
在异乡,像我们这样的草根律师、创业者,不能坐以待毙,一定要积极主动,让身边的人关注到我能为他们做什么。真诚和善良,是我们这类律师发展的根本,不用去羡慕躺在温床上的人,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也能创造一张偌大的温床。
顺着这个方向,一个计划在脑海中浮现,要想尽一切办法,尽快先出版一本专著,最好是有“专业化”标签的书,这是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从专业角度出发,在法律服务市场中,抢占先机,这是相对可靠的思路。
尽管如此,要想成功出书并非易事,除了要联系出版机构,还要对此前的文章进行编排和润色,还有亮眼的书名、序言、目录、后记等等。这条路看似平坦,却非常艰难。无论如何,也要推进下去。即使希望再渺茫,也不放过任何机会。
同样是从贵阳到北京做律师的一位前辈答应试着帮忙联系出版机构,总算看到一丝曙光。我能做的事情,是把样稿不断完善,初定一个具有市场识别度和吸引力的书名,尝试着写一下这本书的目录、序言和后记,用真诚不失优雅的态度。
曾经不以为然的承诺,慢慢地成为了人生中重要的方向。在没有强大的实力之前,我能做的,只有不断地提升自我,寻求发展机会。当机会来临,牢牢地抓住它。
(未完待续,第10部分更新在楼下)
当事人委托律师办理案件,也是要讲缘分的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10部分:
一直期待着尽快忙碌起来,机会也并不是没有。吃过午餐刚回到律所,接到一个电话,是以前一个案件当事人的朋友,想当面咨询我,关于一起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案件的委托事宜。
考虑到案件的复杂程度,刻意把当事人约到律所面谈,当事人非常着急,希望下午立即与我见面。
权衡再三,我让当事人下午三点半到律所找我,并一再叮嘱,带上办案部门送达给家属的相关通知书,并携带结婚证、户口簿等材料,以为办理委托手续做准备,不管案件最后是否委托,我们都要有提前准备的意识。
当事人比约定的时间晚到了半小时,对于与当事人预约会面、赴约时间的问题,最好是宜早不宜迟。
当事人即使迟到,只要不是晚得太过分,我们还是要加以理解、包容,毕竟很多当事人都是第一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拜访律师,难免会对时间估计错误,确实是情有可原。
当事人到了律所,我先让当事人陈述案件情况,即使掌握的信息不那么全面,通过了解基本案件情况,有利于接下来的具体沟通和判断。
当事人告诉我,案件即将起诉到法院,案件涉案人数众多,她丈夫在起诉书中排序第四,而在公安机关向公诉机关提交的起诉意见书中,她丈夫仅列第六位。也就是说,公诉机关变更了公安机关对她丈夫案件中角色定位的意见。
早前在贵阳接触过较多类似的案例,案件的关键在于,如何与控方、法院展开博弈,从而获得相对平衡的处理结果。
听了当事人对案件的介绍及对案件的期望后,我对案件作了简要分析,包括对案件程序的分析、走势的预测,并介绍律师需要做的工作及辩护策略。
当事人迫不及待地询问费用,报价是一次法律咨询极为关键的环节,根据整场谈判的效果,结合当事人的预期及支付能力,作出适当的报价,当事人才更有可能委托律师。
当事人听完委托代理方案,似乎有些犹豫,一时间举棋不定,我让她回去考虑。对于案件是否能委托,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至于结果,就顺其自然吧。
我一直认为,当事人委托律师办理案件,也是要讲缘分的。律师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每个案件的咨询和每个当事人,余下的就交给当事人来决定,并看看双方的缘分。要委托的,无论经过多少波折,最后还是会委托;不委托的,你做再多的事,也是于事无补。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我向“死刑辩护第一人”的律师取经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11部分:
时间飞快,到北京一个多月了,对于新律所、新同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每天不断认识新的朋友,吃饭、撸串、喝酒,不亦乐乎。与此同时,一些律师前辈也给了我很多非常重要的建议。
其中一位前辈,也是从公安转行做律师的,在律师界,有“死刑辩护第一人”之称的孙中伟律师。2004年,孙律师从贵阳来到北京,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在寸土寸金的王府井步行街,开设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律师事务所。
最近,孙律师刚好有个案件,在北京东城法院(北区)开庭。我一早赶到法院旁听,庭审非常精彩,让我对北京基层法院的庭审风格,也有了一定了解。
庭后,我们到法院附近的咖啡厅聊天,刚好最近遇到一些困惑,非常希望能得到孙律师的建议。每个人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都会难免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初期,遇到惶恐、焦虑,都是在所难免的。这时候,如果能听听前辈、过来人的忠告,会有非常大的帮助,能及时稳定军心,重振旗鼓、奋勇杀敌。
我把最近的处境告诉了孙律师,目前偶尔会接到一些咨询,但成案的机会非常渺茫,要么是案件证据条件不够,要么是标的实在太小,诉讼成本太高,要么是当事人自己有诸多方面的顾虑。
这种状况与过去在老家相比,落差实在太大。正所谓,英雄无用武之地,我该如何走出困境?打破局面呢?一来,我在北京工作的时间短,在北京的人脉资源也比较欠缺;二来,目前北京律师人数早已突破三万大关,在偌大的律师人流中,要体现自己的优势,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谈何容易。
孙律师当即问我一个问题:“你来北京多久了?”
我一脸茫然地回答:“一个多月,怎么了?”
他表情突然变得严肃,开始叙说过往:“2004年,我从贵阳到北京,你知道我用了多久,才有起色的吗?差不多整整一年。在这期间,我住过地下室,骑着二手自行车,到处去寻找心中所向往的‘案源’。然而,多次碰壁,失望而归。虽然没有挣到钱,但坚持积极承办司法局分派的法律援助案件,有很多是可能被判处死刑的案件,很多同行嫌钱少,都看不上这些鸡肋案件。通过不断地积累、准备,终于等来良机。2007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收回死刑复核大权,我利用办理多起死刑案件的经历,创办了北京死刑辩护律师网,参加全球各大死刑主题学术及实务研讨、交流活动,也写了大量死刑辩护实务文章,把自己定位为专注死刑辩护的律师。至此,才逐渐打开局面,并一举成名,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刑辩律师。”
说到这里,孙律师突然提高音量,着重强调:“律师这个职业,心态非常重要,你不能保证每时每刻都有案子做,特别是刚到新环境的时候。在没有案子做的时候,你需要做的,是把自己沉下来,不断积累,并做好充足准备,安排好每一分每一秒,等待机会的到来,再牢牢地抓住它。利用一两个机会,或许就能真正崛起。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容易的,勤奋是成功唯一途径,特别是对于草根律师,更是如此。”
孙律师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让我最近悬着的心,算是沉下来了。在孙律师身上,我找到了太多相似的地方,同样是从贵阳来到北京,同样是草根律师,同样是前警察。唯一不同的,是我们初到北京,所处的时代。2004年发展到今天,法制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市场结构也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也许,在北京,我需要做的,除了更加勤奋,还要保持耐心。比获得一笔收入更重要的,其实是心中尚存的一丁星火,只要一直燃烧下去,一定能点亮整个人生。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普通律师,若不主动,别说吃肉,骨头都没有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12部分:
虽然在北京这些日子,还没有太多的案子,但每天还是坚持到律所上班。如果没有特殊安排,早上9点半就到了律所,在办公室写写文章,研究下案例,到其他办公室、工位上找同事聊天,或者邀请投缘的美女到办公室喝茶、深入交流,这是快速了解一家律所结构、文化的方式之一。
其中,与一位同行的交流,深深地触动了我。他执业时间不长,两年不到,半年前开始独立,此前都是在律所团队做授薪律师。这位律师92年出生,非常年轻,在外地上的大学,在北京没有校友资源,其他人脉资源也很一般,没有什么亲戚和背景,完全就是草根律师一枚啊。
他告诉我,独立前曾经在北京一家专注交通事故案件的律所工作过,主要负责市场营销,每天奔波于北京各大医院,并且只干一件事,到住院部病房,锁定交通事故受伤人员,并和他们聊天,把名片发出去。那问题来了,首先,医院每天有那么多患者,要锁定交通事故伤者,有如大海捞针。
为此,团队中有人专门搜集了各大医院的患者信息,从而缩小了检索范围。其次,即便锁定了患者信息,但在每个病房中,要能迅速确定目标人员,也并非易事。要解决这个问题,律师要锻炼极强的洞察力及亲和力。
具体到实践中,有一个技术性操作,进入到病房,注意看哪位患者先看自己,就率先和这位患者接触、交流,但需要注意,不能一开始就问患者,是否需要委托律师,应当以关心的口吻切入,否则容易惹人排斥,一不留神,很可能被驱赶出门,遇到脾气不好的,被骂几句也是常有的事。
在交流中,要随时观察其他患者的反应,因为一旦发现目标锁定错误,应当及时终止交流,转移视线,寻找下一位交流对象。那么,在此前交流中,听得最认真的患者,就是接下来重点关注的对象,很有可能就是要锁定的目标人员。
正因为有此前的积累,这位律师律师独立后,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营销途径,并能短时间内接到一些案子,虽然标的不大,但也算是小有收获。
说到具体的推广方式,他提到重要的一点,虎视眈眈、主动出击,在北京这座城市,法律实务从业人员数量庞大到令人难以置信,除了北京律师,还有市场人员、法律工作者、异地挂证律师,保守估计,至少也有十万人了吧,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作为普通律师,再不主动一些,别说吃肉,骨头都没有。
北京律师的压力,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我想,在任何地方,都无法回避“二八定律”这一重要规律。要想做到律师大潮中的“二”,不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需要做人做事方面的正当性、合理性。
北京的雨,最近多了起来。此刻游走在街巷的人们,像弥漫在天空中的乌云,随着暴雨的降临,整个世界经受着强烈的洗涤和考验,弱小的花草在一顿冲击下,早已放弃抵抗,弯下了笔直的枝干。而路旁的柳树,在狂风暴雨中,纹丝不动。
雨后的空气,夹杂着青草味,通透而凉爽,彩虹在空中架起一座桥,通往美丽的云霄,那里是无数人心中,趋之若鹜的圣地。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跟第1桶金就收费50万的律师学习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13部分:
接到孙律师的电话,他最近接了一个死刑复核的案子,一审、二审的辩护律师是我们律所的书记S律师,下午到我们律所与书记交流,希望我也参与一下,晚上一起吃饭,加深彼此印象。
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两位前辈都拥有超强的业务开发能力、德高望重的江湖地位及娴熟的实务办案技巧,得知S律师14年才开始做律师,此前是党校的教授,辞职后开始在北京做律师。
刚开始半年时间,他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发展业务上,而是认真学习办案经验,仔细观摩同行谈案、接案和具体办理案件,并把近几年全国著名的刑事案件,比如我们熟悉的“广西北海案”、“贵阳小河案”、“李庄案”第一季、第二季等重大案件,详细地研究了很多遍,做到对案件的每个细节如数家珍,甚至比具体承办律师还要熟悉。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是培养案件的风险把控意识和办理案件的思维方式。
随着业务经验的积累,S律师开始有信心办理案件了,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接到案件呢?何况也不能一直这么下去,毕竟还是要挣钱养家糊口的。好在S律师在原单位积累了不错的人脉,逐渐有朋友、同行给他推荐一些收费不错的案子。
凭借多年的经验,加上初期的业务学习、经验积累,没费多大力气,就拿下了第一桶金,收费50万元,是一起外地的刑事案件。此后,案件如雨后春笋一般,忙得不亦乐乎,开始招聘助理,帮助自己处理辅助性事务。
至此,S律师在业界站稳了脚跟。短短几年时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不到两年时间,成为律所高级合伙人,不到三年时间,成为我们律所的党委书记。这样的发展速度,一度成为业内佳话。
和S律师交流,让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天无绝人之路,经过努力,什么困难都能化解。晚饭过后,送走了孙律师,并与S律师告别,一个人独自走在回去的路上。从律所到地铁站,有差不多一公里的路程。
每次去地铁站,习惯走沿河的小道,静谧的沿途,梳理一下心中的计划,偶尔遇到熟人,可以寒暄几句,之后戴上耳机,听着轻音乐,探寻前方的路,在黑夜里有月亮为伴,让在外赶路的我,不再感到孤独。
最近几天,一直忙着修改书稿,希望能尽快立项,签订出版协议。长远发展至少需要做的三件事,一件也不能落下。第一,出书;第二,上电视;第三,讲课。如果这三件事能完成,在北京也能立足了吧?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这是我来北京做律师的第1个案子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14部分:
合上电脑,正准备下班,电话响起,一看打来的是Y律师。Y律师是在上个月参加律协培训时候,有过一面之缘的律所同事,此前任职于北京某公职单位,几年前开始做律师,在北京有较好的社会资源。
在培训期间,交换了电话,彼此加了微信,在交流中,了解到我专注刑事和公司劳动法业务,恰巧他最近手里有一个劳动法案件,让我帮着分析一下。这对我来说,举手之劳而已,我详细地为他介绍了实务中的具体处理方式和应对策略。
虽然之后回到律所,我们再也没有见过,交流也不算太多,但互相总算有了印象,为以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我一直认为,多认识朋友,一定不是坏事。相反,在不经意间,会有意外收获。帮助别人,即是方便自己。
人与人之间相处,很多时候,其实非常微妙。谁都不是天生的慈善家,但只要真诚地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在适当时候,以某种方式予以回应。
但需要注意的是,律师与同行或其他人士交流的时候,即便只是一面之缘,假如我们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可以是品格方面,也可以是专业方面,如果兼具两者,那就再好不过了。当对方刚好遇到某类案件,想必会非常自然地想起我们。
Y律师电话中向我咨询法律顾问单位最近遇到的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对方是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部长,去年年底,离开公司。最近公司突然接到仲裁院电话,这位前部长,竟然把公司给告了,让公司领取材料,为开庭做好准备。距离案件开庭,只有半个月不到,时间非常紧张。
公司拿到对方提交的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主要罗列了六项主张,包括欠付工资、加班费、未休年休假替代补偿、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赔偿金、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报销费用。
Y律师着重咨询关于加班费、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以及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赔偿金三项问题。电话中,我结合多年来代理用人单位,应对各种仲裁、诉讼的案件经历,作出详细介绍和分析。Y律师表示案件情况确实很复杂,如果后期有必要,会建议公司委托我介入案件。
没过几天,Y律师再次电话联系我,希望我能接受公司委托,代理案件,费用由我和公司协商。随即,我和公司董事长约好时间,在公司碰面沟通委托事宜,并对案件作出初步分析,提出我的意见。
我们当场敲定了委托,我赶回律所为公司办理委托手续,案件将会在五一节后开庭,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啊。但这是我在北京的第一桶金,即使放弃部分休息的时间,我也要为了本次开庭,做好非常充分的准备,争取打一场漂亮的“北京首战”。
今天,是我来北京的第68天,收获了北京的第一桶金,相比以前在老家的案件,这并不算是很大的案件,但相信会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这次打开局面后,希望接下来,能有更大突破。
很晚回到屋里,已经是深夜了。在五一假期来临之际,希望开心伴随着每一天,愿每个努力奔跑的人,好梦。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也许,这就是律师的宿命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15部分:
早上去律所路上,被沿途塞车吓到了,来北京这么久,第一次看到如此壮观的场景,车辆排成长龙,到了三公里开外。8点,8点半……,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在北京,很多单位早上上班,要求9点准时打卡,一旦迟到,轻则被扣奖金,重则被领导批评,被单位处罚。
车上,赶地铁的上班族,脸上写满了焦虑,此刻,他们多么希望车子配有翅膀,一眨眼功夫,能飞到地铁站,只可惜这种会飞的车,还没有人能制造出来。
堵车的时间实在太长,很多人早已按捺不住,纷纷下车,步行前往地铁站。虽然我不像他们那么赶时间,但也无法忍受车内的闷热,也紧随下车,赶往地铁站。
前方的路,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站台好像在不远的前方,但一眼望去,又看不到尽头。这也许就是平时我们常说的,“天堂与地狱”之间的距离吧。
每个人都开始奔跑,拼命地向前奔跑,争分夺秒,心急如焚,不甘落后,不希望迟到。在人群中,看到每个人像狼一般,虎视眈眈地盯着远方。希望时间可以停留,哪怕是短暂的一瞬间。
到了律所,开始准备下午到朝阳劳动仲裁院的手续,一行的主要目的,是与仲裁员当面沟通延期开庭的问题。走出律所,阳光刺眼,柳絮纷飞,整个世界,硝烟弥漫。
这也许就是律师的宿命,除了要解决争端,避免战争升级,更要维护大局稳定。做律师这几年,最大的感触,想必是在介入一个案子后,既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要中立、冷静地评判案件的客观事实。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为当事人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合法利益。
到了朝阳劳动仲裁院,时间是下午3点左右,在院大门外,几个面黄肌瘦的男子和胖乎乎的妇女站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眼睛注视着涌动的人群。
其中一个男子看我向他们走来,狡黠地吆喝着:“法律咨询,文书代写,律师代理。”我手轻轻一摇,诡异地笑着走开了。上次去朝阳看守所,也是非常相似的场景。
对此,我是理解的,要知道,在北京,每天有多少同行,为了能吃上一口饭,也是豁出去了,找人发名片,这还不算啥,直接上门推广,也是家常便饭的事啊。
走入朝阳劳动仲裁院大门,看到有很多人聚集在厅门口,每个人手里拧着一叠材料,满怀期待地等着立案,大部分都是劳动者,要么是讨薪,要么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各种补偿、赔偿。
心想,劳动仲裁院这有如赶集一般、热闹非凡的景象,其实也侧面反映了当下实体经济的萧条。如果我们的企业都有钱了,谁还愿意拖欠工资,为了一丁点利益,和劳动者较真呢?劳动者收入都上去了,谁还愿意和企业计较那点小钱呢?总而言之,还是经济环境决定了劳资关系。
很顺利见到了仲裁员,简单地就延期开庭问题,进行了沟通,并提交了委托手续。此行的目的达到了,把情况告知委托人。抓好案件每个细节,是我这么多来,办案子最起码的要求。
没有人在意你用了什么方式,过程怎么样,结果才是最考验一个律师能力的。而往往细节决定成败,一个重要的策略,将完全影响案件的走向。
今后办案,只要经手,就要尽最大努力做成精品。用专业赢得口碑,用诚信获得尊重,用智慧取得胜利。如此,做律师,岂会失败?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律师的命运是掌握自己手中的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16部分:
当我们去羡慕别人,埋怨自己生不逢时、时运不济,应当明白命运是掌握自己手中的,奇迹的缔造者是我们自己,没有谁能完全倚仗,最多只是协助。凌晨看了欧冠半决赛次回合的较量,在安菲尔德,利物浦主场迎战巴塞罗那,首回合在诺坎普被3:0击败的情况下,利物浦希望回到自己的主场,完成伟大的梦想,逆转晋级。
记得第一回合结束后,身边有很多朋友吹牛、聊球,基本上都表示利物浦肯定没戏了。首先,巴塞罗那早早拿下联赛冠军,而利物浦还在为了英超冠军,与曼城争得你死我活。对比之下,巴塞罗那可谓是以逸待劳,次回合比赛,无论在心理,还是体能上,都占据优势。其次,去年被罗马意外逆转后,巴塞罗那想必会特别注意,避免重蹈覆辙。
最后的结局,谁也没有想到,利物浦人逆势而行,在安菲尔德创造了奇迹,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此伟大的壮举,让很多人相信,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庆幸没有错过这场史诗般的比赛,这种正能量的传递,比任何心灵鸡汤,都要管用得多。当开始质疑自己、迷茫惆怅的时候,问问自己是否还有梦想。
最近认识了一位新同事,我叫她小溪,在闲聊中,得知她与伟大的同乡,典型的湘妹子,接触下来,漂亮、精明、能干、勇敢、果断、善良。我比她大6岁,如果仅从年龄上来看,隔了一个年代。但在交流中,基本上没有代沟。她和我一样,都是通过异地进京方式,到北京做律师。
可能到北京,极少遇到老乡的缘故,见到小溪,留下非常特别的印象,感觉既亲切又自然。虽然我们不算老乡,但湖南和贵州相邻,也算半个老乡,饮食、语言、习俗都非常相近。她告诉我,当初来北京,是因为男朋友。不过刚来没多久,男朋友去了东北,忙事业去了,自己不喜欢东北,毅然留在了北京,后来两人分道扬镳。
小溪说起这个事的时候,一脸轻松和淡定,看来这件事对她而言,已经成为历史。而事业,才是她如今一心追求的。我告诉她,我来北京之前,在贵阳其实也很满足,没有太大压力,但同时也没有了太多动力。于是才萌生北上的想法,到北京就是为了实现梦想,打下一片江山,抱得美人归。
说到这里,小溪突然用手机,向我后背击打了几下,用鄙视的眼神看着我说:“四个字,送给你,俗不可耐!”
我说:“有啥问题?有江山,才有美人?不对吗?”
小溪不屑地扫我一眼回应道:“你这是啥思想,大哥,现在是公元2019年5月3日,你确定现在的女孩,都那么图你的江山?”
她喝了一口水,接着数落我:“我看你啊,休想得到女孩子芳心,都不懂人家的心思啊,要是谁跟了你,那才是最蠢的。”
我笑着说:“那你考虑下我啊,你不是常说自己很蠢吗?这不刚好呀?”
话还没说完,又被小溪用手机,重重地打在我的后背,我感觉她真的有暴力倾向,后背隐隐作痛。下次不敢再招惹她了,否则,不知道下次她还会打我哪里。
小溪是我来北京以后,认识的的第一个南方朋友,在与她的交流中,我似乎看到了在北京打开局面的方向,乐观、积极、求善。在异乡,互相鼓励、支持,可以消除孤独感,找回自信和勇气。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律师圈其实也是一个武侠江湖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17部分:
我喜欢金庸武侠小说,特别是男主角各种逆袭的励志情节,让很多人无不羡慕、效仿。
但小说毕竟是虚构的,现实中没有那么多偶然和奇遇。我们不可能在某个山洞中意外获得至高武学秘诀“九阳神功”,也不会突然某一天遇到一位世外高人风清扬,学会精妙绝伦的剑法“独孤九剑”。
但金庸武侠小说中,男主角的“大仁大义”精神,是我们应当去修学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律师圈其实也是一个武侠江湖,全国顶尖的各大律所,是律师江湖中的各大门派,武林至尊,心之所向。律师要想练就一身本领,除了苦练内力,还要集众家之所长,专注修炼一门功夫,发挥到极致。如果只是蜻蜓点水,即使学会再多的功夫,也不会有太大成就。
律师业务方向,就好比武功种类。
刑事业务就好像掌法,充满激情和速度,又极具穿透力,变幻无穷。而“降龙十八掌”是最为典型的代表,每一招都威力无穷,但又需要强大的内力驱动。
民商业务就好像剑法,充满杀气和阴柔之美,又暗藏玄机,难以捉摸。最典型的剑法,想必当属“独孤九剑”,剑招之妙,威力之大,世间罕见。
行政诉讼业务就好像刀法,直来直去,威力无比,无人能敌,所向披靡。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胡家刀法”,每一式都充满力量,让人难以抵抗。
我擅长刑事和公司业务,就像喜欢用掌法和剑法,一定要把专注的方向,发挥到极致,才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当然,内功才是招式得以施展的重要支撑。而深厚的内功,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苦练,再以宽大的修为,不断升华毕生所学,转化成自己的成果,立志成为一代宗师。
如今,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打牢根基,积累内力,勤学苦练。做案子、挣钱,不是最终目的,成为一代宗师,才是做律师的至高境界。一方面,通过个案推动国家法治进程;另一方面,竭尽所能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把“天下无讼”,作为我们毕生的信仰。
律师这个江湖,没有“名门正派”、“邪魔歪道”之分,去衡量这个团体善恶的唯一标准,就是他们是否具备社会使命感与侠义精神。我们在获得财富的同时,更要多行善举、为民请名、坚守底线、维护公义,这才是真正的“律师侠”。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无论案件大小,律师一旦接手,都要尽心尽职,把案件做到极致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18部分: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每个人在最艰难的时候,互相抱团取暖、共商对策、度过难关,一起挺过去的朋友、伙伴,都是最值得永久珍惜的。去年着手准备异地进京手续的过程中,在面试的申请流程、具体面试的准备及面试通过后的转所手续等环节,认识了不少朋友。其中,包括了此前提到的张律师,她是典型的东北女孩,做事雷厉风行、爽朗直接,和江南女孩的婉转含蓄、古典轻盈比起来,还是有明显不同。
以前在南方工作、生活,身边很少有北方的朋友。到了北京以后,恰恰相反,很难再遇到南方的朋友,基本上身边都是北方的同事。不过,真诚可以消除南北地域差异,所带来的交流阻力。我们一生中,会认识很多朋友,来自东南西北、全国甚至全球各地,多元化的人脉资源,才会让我们在事业上,获得更大程度的助力。
在准备北京律协异地进京面试考核的时候,对于面试规则、考核标准、注意事项,可谓众说纷纭,一时之间,这场即将到来的面试,充满了神秘色彩,加上此前北京律协修改了异地进京申请考核规则,如果面试考核不合格,再次申请考核的期限,从半年延长到了一年。也就是说,一次不成,二次再来,跨度至少为一年。如果失败重来,相信心气和信心都将经历巨大考验,真的还能再来吗?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年后,也许很多想法、许多事情,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于我而言,这是一次只许成功,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我和张律师反复讨论和研究,并多次模拟演练,对这次面试做好了精心准备。终于,我们先后顺利通过北京律协的面试考核,如愿成为了北京三万多律师中的一员。并商定在律所共同使用一个办公室,一起分担费用。在律所,我们都没有进入任何团队,选择做独立律师。换言之,我们都没有依靠,完全靠自己打江山。
可以预见接下来,张律师和我,都将经历艰难的一段岁月。正因为如此,我们也相互敬重。最近张律师有一个案件即将开庭,涉及到劳务款对账问题,她代理雇主,当事人不准备出庭,而对方是包工头,一旦带领其他工人到法庭示威,作为雇主方律师,人身安全必定难以得到保障,张律师本来准备单刀赴会,仔细分析以后,才发现此去,形势极为凶险。了解情况后,我决定陪同张律师出庭,至少多个伴,真的有人闹事,也不会那么吃亏。
案件审理地点,是在朝阳区法院位于东五环开往的一个派出法庭,早上九点开庭,我们提前一个小时赶到。被告方除了雇主,还有出租房屋给雇主使用的公司。这个案件其实很简单,原告是雇主找来的包工头,负责联系工人,给雇主装修房屋。原告认为雇主没有足额支付劳务款,要求补足差额部分。但是从原告提交的证据材料来看,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其主张。
审判长是一名女法官,非常年轻有气质,关键是素养极高。原告聘请的律师,是我做律师以来,遇到水平最差、最不尽职的律师,我甚至非常质疑他的律师资格是怎么考过的。当庭多次无法正面回答法官的提问,对自己的主张,没有任何有效证据加以证实。如此简单的案件,连基本的劳务款对账单,都没有去做,更别说如何证明我方要支付他们所主张的劳务款。从牌面上来看,简直惨不忍睹。面对法官的询问,支支吾吾、语无伦次,想让当事人解释,又不停打断,担心说错话,对本方不利。
法官本可以训斥原告及其代理律师,但她还是非常耐心地释明,并表示再给他们一次机会,重新搜集、整理证据,下次开庭再这样,不会再给时间。看到原告方狼狈不堪、自乱阵脚的举动,我实在是不忍心。但我只会同情原告,对于他委托的律师,我更多的是不解和鄙视。无论案件大小,律师一旦接手,都要尽心尽职,把案件做到极致,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而有的律师,为了一己私利,罔顾案件的形势,怂恿当事人草率行事,明明现有证据,所提主张很难得到法院支持,当事人在无法看清形势的情形下,贸然到法院起诉,从而面临极大困难,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遇到这类律师,不能获得当事人、对方律师、法官尊重,就再正常不过了。
做律师,不仅是为了获得财富,还要实现做律师的价值,从小的方面说,为当事人转危为安、排忧解难;从大的方面说,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社会不期望每个律师,都能成为救世主,但绝不希望看到律师给社会添乱。也许,我们在别人身上,才能看到最真实的世界。在现实中,希望多一些侠义,少一些邪恶。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从贵阳来北京做律师,身边很多人都不看好我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19部分:
这几天,连续参加了北京几家律所的活动,有专注影视娱乐法的,有专注婚姻家事的,也有综合性律所。最深刻的感受,是当你决心做一件事的时候,需要具备如此非凡的勇气。即使在你面前的,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是选择绕道而行,还是勇敢地攀越,在山顶,俯视众生,感受“一览众山小”的刺激。
来北京之初,身边的很多人,包括我的家人、朋友、同事,并没有完全支持、看好我。在他们看来,北漂太难了,每天有那么多人,选择离开北京,回到自己的家乡。没有任何背景,还是老老实实守着半亩三分地吧。现实与梦想的距离,就像天与地之间那么遥远。
记得十三岁那年,我上初中一年级,特别喜欢足球,梦想成为球星,希望像梅西一样。但最后被迫放弃。职业足球这条路的开支,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的,除非是在国外。直到很多年后,这个梦,还一直在心里。即使我无法成为球星,但我希望自己的人生,不会留下太多缺憾。
也正因为如此,我做事喜欢搏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从警队辞职,转行做律师的时候,为了比一般律师发展得更快,逼着自己制定了“一二三”规划,即用一年的时间沉淀,集中精力扩展人脉;用两年的时间,打造个人“专业化”品牌,业务创收,略有小成;用三年的时间,挥兵北上,决战京城。此前的“一二三”规划,顺利完成,下一步才是“决战”。
合上电脑,正准备下班走出办公室,小溪急匆匆地拦住我,把我一把推入办公室。北京的夏天持续高温,即使把办公室冷气开到最大,也难以消除酷热难耐之感。小溪上班的时候,穿得非常职业,黑丝配白色连衣裙,上身披着红色纱巾,让众多男同事垂涎三尺。我被她这一推,本来就很热的身体,差点变成火球,随时会爆炸。我深呼一口气,问道:“怎么啦?”
小溪眼睛里充满了无奈和忧愁,不停地叹着气说道:“哎,你觉得我应该继续做授薪律师吗?团队里,有很多案件,我真的不想参与,但又不能拒绝,明明不认可一些事,但又不能不去做,感觉好心累,我该怎么做?”
看到小溪愁眉苦脸,随时可能流泪,楚楚可怜的样子。我向来有怜香惜玉之心,不忍心看到女孩子哭,特别是大美女。随手摘下办公室的一朵花,如闪电般递到小溪面前,说道:“小溪,你看这花,美吗?”
小溪一脸懵逼地看着我说:“切,这花美不美,和我问的事情有半毛钱关系吗?”
我笑着说:“当然有了,如果你就是这朵花,你是希望在花盆中,一直吸收盆栽中的水分,自含苞待放,等到鲜花盛开,最后凋谢,飘落尘土。还是希望尽早脱身,离开盆栽、花枝,把最美好的一面,留给欣赏你的人?”
小溪横了我一眼说:“怎么脱身?留给谁欣赏啊?”
我大笑着回答:“哈哈哈,当然是我啊!”
话音刚落,小溪一掌打过来,还好我手疾眼快,用健壮的手臂,挡住了这温柔一击。
正可谓: “不见美人笑,花开戏红颜。”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做律师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是从做人开始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20部分:
近期有个案件要开庭,用了很长时间来准备证据。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一直有个习惯,不区分大案子、小案子,都以最极致的要求来对待。从准备案件的证据,到庭审及后续的沟通工作,没有丝毫怠慢和大意。尽人事,听天命,律师的天职,是为当事人处理争议,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准备案件开庭的同一时间,也在法律服务市场小试牛刀。最近,北京律师网络营销市场各大平台,陆续推出五花八门的活动,还有其中几家平台的市场人员,专程到律所和我见面,他们为了说服我与平台合作,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经过一番交流,我基本上得出结论,要么是一飞冲天,要么是如同鸡肋。
当下律师做网络推广,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不断地获得曝光机会,从而才能获得相应效果。就像开枪射击,当你扣动扳机,向外发射的时候,如果力量太轻,将无法完成发射,只有当手指的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让子弹飞出枪管。
正因为如此,我搁置了网络推广计划。以我目前的状况,没有办法撼动当下线上法律服务市场格局,那又何必紧盯着一条路看呢?我意识到,接下来,线下,才是我的主战场。为了能尽快打开局面,思考了几种方式,希望能逐步实现,并获想要的效果。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是从做人开始。从过去到现在,我一直坚持“先做人,后做事”的原则。无论任何时候,在品格方面,获得别人认可,才有可能获得机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落实好这一点,我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
但最近遇到的一件事,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相处,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概一个月前,一位同行找到我,希望我能帮他一个忙,具体内容我就不透露了,简单说就是不知所谓。在我看来非常小的一件事,最后差点酿成大错,可能害了同行,还要连累自己。
每天往返于律所和住地,发觉在这诺大的北京城,每个人渺小得有如尘埃,要获得在这里立足的基础,除了不断地奋斗,还要改变过去的认识。没有人天生有帮助你的义务,要获得快速发展,只有保持专注,步步为营。
接下来,每一次改变,都会成为决定性的。这条路,虽然辛苦,但也乐在其中。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加班到深夜,遇到一位美女律师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21部分:
为了第二天的开庭,连续加班到深夜。看到每一份证据,都整齐地归集在一起,证据目录、答辩状、质证意见、代理词,经过反复校对、修改,意见要点、段落结构、标点符号,确定无误之后,完成最后装订。开庭前的准备工作,总算做到万无一失。正准备离开办公室,门前走廊一片漆黑,隐隐约约听到有高跟鞋的声音,从不远处急促地传来,“哒哒哒……”这声音好像一首交响乐,在这寂静、孤独的夜晚,尽情地唤醒昏睡中的人,包括在这夜晚十点半的我。
本来因为刚加完班,一身疲惫、困意十足,看到眼前这位同行,一身职业装轻盈地走来,精神瞬间受到了鼓动。虽然律所光线暗淡,照在阳台的星光,非常明亮。还是能看见,黑得像珍珠的大眼睛,高挑的鼻梁,圆润的嘴唇,若隐若现的小白兔,还要那有如水一般干净的白裙。这一刻,我边锁门,边投向欣赏的目光。
来北京这段时间,见过不少美女,但经得起看的,其实也不算多。盯着看一分钟,如果还觉得美,那才是大美女,除了有足够的气质,还要有丰富的内涵。不耐看的美女,暂且就叫小美女吧。有时候,也会遇到介于中间的,可以归为中美女一类。眼前这个大美女,从我身边走过的时候,看到她手里拎着一捆文件。这么晚下班,还拎着这么多材料回去,初步判断应该是职场新人,可能是正在做助理吧。
她看我转身准备走,用好奇的目光看了我一眼,这么晚律所已经没有几个人,我从办公室走出来,多少还是有些奇怪,走得最晚的,一般也是工位上的律师新人、助理,我对她点了点头。
她笑着说:“您好,黄律师。”
我心想:“竟然认识我呀,这很奇妙啊。”
她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得意地说:“我看了您办公室的牌子,知道您名字,哈哈。”
我一本正经地说道:“这么晚才回去,是哪个大律师让你加班到这么晚啊?一点不会怜香惜玉啊?”
她沉默了几秒说道:“也没有了,我自己做案子呢,刚执业一年多,半年前刚独立,现在偶尔和师父合办案子,大部分时间都要靠自己找案子呢。虽然非常辛苦,但也很有意义。以后要向黄律师多请教,您是我前辈,哈哈哈。”
这次我又看错人了,眼前的这美女,已经是独立律师,我略感好奇问道:“你刚拿到律师证没多久就独立了,不担心自己没案源吗?”
她笑呵呵地说:“当然担心啊,但迟早也要经历,索性就长痛不如短痛,早点经历过了这个阶段,以后也就轻松多了,对吧?”
在这么晚的时间,能遇到她,可以想象到她平时有多努力。我们边走边聊,很快就到了地铁站,我和她在不同的方向,看着她远去的身影,单薄、诱人和孤独。我突然想起她和我说起的一句话,她说:“这个社会,女孩子长得漂亮,不是真正本事,活得漂亮才是本事,只有自己足够优秀,社会才会接纳你,否则只能像花一样,很快凋谢残败,化为尘土。即使知道总有一天,也会是同样的结局,但可以通过努力,成为饱满的果实,即使最后还是难逃熟落的命运,但可能争取化为种子,孕育而生,传承生命。”
对她的第一印象,认为只是大美女,没想到还是一个这么努力的职场女性,临走前交换了微信。坐上六号线末班车,空荡荡的车厢里,翻遍手机音乐软件里的歌单,终于找到一首特别适合此时此刻心情的一首歌,歌名是《差一刹的地老天荒》,其中有一句歌词是这么唱的:“抹去害怕,撕掉稀罕,忘情才游到彼岸,我命里结不出因果,真假如浮云,天也在看……”。是啊,我们的人生,就是一条长河,我们在河中拼命地游,只要不畏惧,放下包袱,一心向前,终有一天,会到达彼岸。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记我办理的一起劳动纠纷案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22部分:
早上9点,在朝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开庭,此前曾有提及,这是一起公司人事总监状告公司的案子,诉求主要是未订立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加班费、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等。接受公司委托后,及时阅卷,搜集证据,做好充分应对。
劳动者没有委托律师,稍感意外。实际上,该案相比普通的劳动争议案件,还是要复杂、困难很多。特别是对证据的要求,比如说,对于加班费的主张,劳动者应当提交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证据,如果仅仅提交没有用人单位确认的考勤记录,用人单位可以反驳,考勤记录不能直接证明加班事实,应当经过用人单位的确认,或者是在用人单位的安排下,才能认定劳动者加班的事实。
开庭过程中,我代表公司重点论述、证明申请人在公司工作期间担任人事总监一职,开始申请人没有意识到我的这一用意,直到辩论阶段,我宣读了一个重要依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二)》第31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的人事管理部门负责人或主管人员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向用人单位主张二倍工资的,如用人单位能够证明订立劳动合同属于该人事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可不予支持。有证据证明人事管理部门负责人或主管人员向用人单位提出签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予以拒绝的除外。”
申请人这才恍然大悟,此前我所有的准备,是为了让仲裁员相信他是恶意地不为自己与公司订立劳动合同,从而证明公司对此没有过错。开完庭,仲裁员希望申请人能与公司进行调解,不过他坚持自己的立场。案件的结果,相信不会有太大意外。有的案件,看似简单,而实际上,暗藏杀机。而律师的价值,往往就是在每一起案件中,找到关键点,给出最佳的应对措施。
没过多久,有机会迎来更具挑战的一个案件。前来咨询我的是一名船员,从四川的一个小县城,来到北京,通过同事找到我。第一眼见到他,身材不高,又黑又瘦。据他向我陈述,原来他是一名船员,2018年4月,在北京一家专门从事海事的A公司安排下,派遣到上海的B公司所属的轮船上工作,任二水职务,后升为一水。
在此过程中,他与A公司签订了《船员劳务派遣书》、《补充协议》,工作期间的工资由两家公司共同支付,A公司没有为他缴纳社保,派遣书中约定,双方如因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自愿选择到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2019年2月,他在船执行工作任务时,不幸意外受伤,导致手掌骨折。
事故发生后,他希望能申报工伤,但A公司否认与他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拒绝申报工伤,B公司认为他是A公司派遣过来的,与自己无关。他对此表示不满,认为A公司把自己派遣到B公司的轮船工作,应当尽到用人单位的义务,为自己申请工伤认定。双方为此发生争议,他决定循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来北京做律师4个月,创收已破6位数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23部分:
经过近四个月的稳扎稳打,在北京已经逐渐找到方向。创收已突破六位数,这是此前没有想到的。回想几个月前,我甚至做好了半年不接案子的打算。在北京,目前仅仅是站稳脚跟,离期待的目标,还差很远。最近闲下来,重温《离婚律师》,这部剧一个重要的拍摄地,男女主角居住的地方北京辉盛庭国际公寓,恰巧就在我现在工作的律所附近,位于慈云寺远洋国际中心旁,而更巧的是,我在北京的第一家企业客户,也在这里。我服务的这家企业,集团公司总部位于远洋国际中心,旗下有七家公司。
我接受集团公司的委托,负责公司劳动用工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专项工作。在与公司高层的谈判中,我非常重视这次机会。因为我深知,在这座冰冷的城市,我唯一可以仰仗的,是比别人更透彻的专业研究和永不言弃的专注。最后的结局,虽然一波三折,好在成功签下专项。而我也必将用优质的服务,回馈我的客户。这对我来说,是最好的立足点。
简单说说劳动用工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究竟是什么业务?其实就是从大局出发,对公司的劳动用工系统进行把控,从入职、履职、离职三个维度,建立起劳动用工风险防火墙,把容易出现劳动争议纠纷的地方进行严密防控,避免出现劳动仲裁、诉讼之后,面临败诉风险。比如说,公司在规章制度的施行中,最容易忽略掉应当先行完成的民主讨论及公示公告程序,由此,我们应当为公司完善相应的必经流程,避免在劳动仲裁、诉讼中,无法提供有效的规章制度,支持公司的合理主张。
《离婚律师》中男女主角都是离婚律师,在分别经历了“被劈腿”和“误劈腿”的失败感情后,原本不再相信世间会有真爱。终于,最后两人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对方的点点滴滴所吸引、感动,进而走在了一起,携手步入了让人憧憬而又恐惧的婚姻殿堂。
电视中的一幕,让人久久回味,当池海东和罗鹂克服重重困难,经历无数风雨,紧紧拥抱在一起,主题曲《爱的勇气》随即响起,“还记得,拥抱时的心跳,还记得,与你的亲吻,和你身上的味道,让一切无处可逃,我学会祈祷,忘掉悲伤,爱的勇气再燃烧,哦哦哦,爱的勇气,我已经准备好,再次迎接爱的来到……”
每一天,在陌生而熟悉的城市,为了梦想付出所有。而终究,我们也逃不过世俗的期许。在时间的车轮碾压下,所有的勇气、决心,变得支离破碎,不堪重负。在适合的时候,遇到心仪的人,即便像买彩票一样,难以相信,但梦想终究还是要继续。就像现在,我在异乡,为了遥不可及的目标奋斗一样,有谁能料到曾经一无是处的我,能在今天,坐在全国规模最大的律所、北京最繁华的CBD商圈,独立的合伙人办公室里,吹着冷气,办理着极具挑战的案件,写着最刻骨铭心的文字。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我来北京做律师之初,就已经确定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的打法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24部分:
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立志做全国的案件,南征北战、叱诧风云,这是来北京之初,就已经确定的打法。从小喜欢三国,刘玄德,新野起家,招兵买马,建立蜀国,与魏国曹操、东吴孙权,三分天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有梦想,大的来说,推动国家、社会发展,小的来说,为了家人、自己,在精神、物质层面,获得满足,做一个开心、自由的人。
所以,来到北京的第一天开始,就着手在全国各地,播下种子,在偌大的法律江湖,等待着开花结果的一天。不久后的一天中午,在律所办公室忙着写一份材料,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在云南普洱检察系统工作的一位朋友FF,向我咨询一个事,非常紧急。
快速了解清楚基本情况,FF的公公不久前因患脑梗,到当地的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几天后,医院主治医生向患者家属建议为患者做脑部搭桥手术,效果会比保守治疗好很多。
起初,家属考虑患者身体情况不太好,且患有高血压,做手术风险太大,不太支持做手术。但医生一再劝说,迫切希望患者康复的家属,最后还是接受了做手术的建议。让家属没想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手术后没多久,患者脑部急性大出血,情况越加恶化,最终送进ICU病房,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随时都可能死亡。
FF坚定地认为院方医务人员存在没有完全履行告知义务、手术存在重大过错、术后护理不及时等问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她也知道当务之急是封存并复印病历,随后再和院方协商或起诉解决。但询问医院档案部门,被告知患者尚在治疗期间,无权封存病历。
本可以采取强硬措施,与医院进一步交涉,但在没做好充分准备前,FF和她的家人,不想打草惊蛇。考虑到找当地律师,可能会受制于地域因素,难以放开手处理纠纷,所以才想起在北京做律师的我,希望委托我作为代理律师,介入案件,与医院交涉,争取最大限度赔偿。对于她一家人而言,赔偿款只是其次,让医院给一个说法,才是主要目的。
考虑到此前没有专门处理过医疗纠纷,我把实际情况向FF坦诚相告,本以为她会让我给她推荐专注医疗纠纷的专业律师,不料她执意让我代理案件。我也毫不犹豫地决定接受委托,而且费用也只是象征性地收取。至于理由,一方面,FF这份弥足珍贵的信任,还是不想轻易辜负;另一方面,FF对我有恩。
记得多年前的那个夏天,我报考了云南省当年法检系统招录考试,顺利通过笔试进入面试,当时刚毕业没多久,没有收入,没有积蓄,面试的路费,迟迟没有着落,觉得自己已经毕业,不想继续向家里伸手要钱。
正是在准备面试的时候,认识了FF,那时还不流行微信,我们组建了一个QQ面试练习、交流群,一起模拟面试。有次闲聊,和FF提到面试经费的困难,当时本意并不是想向FF寻求帮助,只是诉苦而已,因为我知道她也是刚毕业,家境也很一般,实际上,主要原因是我和她也不算太熟,再一个就是,我一直没有向朋友借钱的习惯,无论什么原因。
不过,FF随后反应,让我大为惊讶、感动,她二话不说,让我提供卡号,迅速转给我1000元。在当时来说,还是挺意外的,我们未曾谋面,就是一网友。FF当时也是刚毕业,把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借给我,即便是家人,有时也不见得会这般爽快吧。她的慷慨帮助,非常温暖、感动。时至今日,记忆犹新。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我第一次处理医疗纠纷过程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25部分:
把手上不太紧急的事稍作安排,立即订机票,第二天和张律师赶赴云南普洱市。每次要出差办案,都会夜跑10公里,迎接即将到来的一场硝烟。跑完步准备回家休息,才发现临近中旬,月亮特别圆,看它在云层中,缓缓穿梭,时而明亮通透,时而黑夜茫茫,好像在寻找回家的路,让在外漂泊的人,不会那么孤独、恐惧。
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准备出差的所有手续,开始起身赶路。中途在昆明转机,晚饭时间,抵达目的地普洱。FF早早地在机场等候着我们,我们边吃饭,边了解情况。
FF说:“现在我公公情况不太乐观,医生说基本没有康复的机会,如果再过几天,还没有好转迹象,家属可以考虑拔管(放弃治疗)。医院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之前和你们说了,昨天本来想去试着复印病例,可是被档案室的一个工作人员拒绝,避免打草惊蛇,我没有进一步交涉,想到找你们来处理,效果会更好。”
说到这里,FF的嫂子也非常激动地说:“确实是,我们觉得医院太过分了,事情发生到现在,没有一个说法。”
为了能快速了解局势和家属的诉求,我打断了一下,提议由比较了解情况的家属作为代表,先简单叙述一下,最后其他家属再进行补充。
FF接着说:“黄律师,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呢?事到如今,我婆婆心情特别悲伤,我们的心情到了冰点,对医院的态度,也感到非常愤怒。麻烦你们帮我们争取一下,希望能拿到一个说法,即便仅仅把所欠的10余万医疗费抵扣掉,我们也是可以接受的,拜托了!”
我扫视在场家属一眼,每个人脸色凝重,我接过话说:“各位家属,来之前,我们也了解了部分情况,就目前的局势来说,首先我们需要冷静,从大局出发,对下一步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进行全方位的预判;其次,当前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是尽快要求封存病历,并复印病历进行分析,找出医院方的过错;最后,我们再和医院进行交涉,协商或者诉讼解决。当然,我们对此事,应当有一个预判,有一个心理预期。最佳解决路径,实际上也是协商方式。不到万不得已,我们还是尽可能不走诉讼,毕竟打官司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太高,对家属来说,可谓劳命伤财。”
家属一致同意我的说法,第二天先到医院,封存和复印病历。FF为我们安排的酒店,距离医院也就一公里左右。到了酒店,走在阳台,看着夜空,发现这座边陲小城,宁静而缓慢,非常适合生活,酒店门口的夜市摊,几个伙伴,约在一起,喝着啤酒,吃肉吹牛。这样的生活,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是很奢侈的。在那里,每个人好像都被无形的手推着跑,你不能随意停下来。卸下一身疲惫,缓缓入眠,为第二天的决战,养精蓄锐。
第二天一早,我们赶到医院,这是一家公立、三甲医院,是当地最大的医院。我们单刀直入,直接杀到院长办公室,要求立即封存并复印病历。我们突如其来的要求,让他们没有丝毫准备,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医院领导安排负责处理医疗纠纷的人员接待我们,并立即启动病例封存程序。没耗费多少时间,顺利完成了病例封存工作,并复印带走了全部病例。我们计划利用一下午的时间,快速研究病例,找出医院方的过错,为下一步谈判,做好充分准备。
经过我们一下午的研究、分析和判断,医院方确实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手术的过程,存在极大的过失,准备严重不足,没能及时对脑部急性出血进行处理,错过了最佳诊疗时机,导致情况恶化,无法挽回。因此,我们设定协商解决的方案,医院方承担80%的责任。
在普洱的第三天,我们作为家属的代理律师,与医院方的代表进行谈判,表达了家属的立场、诉求。考虑到医院方需要一定的时间开会讨论,我们当天先返回北京,静待结果。返程路上,有一种好的预感,这次谈判会大获全胜,这几年来,做案子一向感觉特别准。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了。
没过几天,我接到医院方打来的电话,答复我们,医院方愿意承担60%的责任。尽管比我们主张的80%略低了一些,不过也是家属能接受的范围。接下来,签协议,给钱,此事总算顺利解决。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已在北京做律师的我,这样的案子我内心不乐意接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26部分:
北京的秋天,早晚特别冷,和远在南方的家乡相比,温差要大很多。最近一两个月,是来北京以后,最忙碌的日子了。一方面,业务较之前有所增长;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扩大圈子。白天,穿梭于律所、看守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地方之间,用尽各种方式,维护委托人的利益;晚上,梳理案件的各种问题,准备相关的法律文书,思考应对困难的策略。做律师,没有任何捷径,遵从事物发展的规律,要想获得成功,只有不断付出努力,积累大量的实务经验,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
一个深夜,刚回到住所,一个急促的电话打来,这么晚难得休息,本能反应是拒绝接听,随手看了一眼来电号码,就在即将按掉电话的前一秒,看到打来的,是以前在老家公安局上班的同事W,自从来北京以后,再也没有联系过,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事,应该不会这么晚联系。没有多想,赶紧接通了电话。
W:“黄律师,我是W,现在方便吗?有点紧急的事咨询下你。”
忙完一天的工作,说实话,特别疲惫,不过考虑到是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还是强忍着回答他:“方便,怎么了?”
W接着说:“最近一个好朋友,家里遇到一点事,想请你帮忙出出主意。是这样的,一年多前,我这哥们通过别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在省政府上班的女孩,两人迅速发展,一个月不到,闪电结婚。婚后,很快有了小孩。由于婚前,两人了解不深,导致结婚后,矛盾越来越多,直到最近,终于爆发。如今,女方已经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并希望获得孩子的抚养权,并分割两人的共同财产。我这哥们如今束手无策,想问问你,他现在能做什么,保护自己?”
我带着疑惑问W:“现在两个人什么状况?是否分居?小孩多大?结婚后,两个人的财产情况?”
W略显紧张的说:“现在两个人分居了,不过才一个月,感情应该是破裂了。小孩刚满半岁,是个男孩。婚后,双方父母分别出资为自己买了一套房子,共同偿还贷款。”
说完,我能听到W语气中带有一丝颤抖和恐慌。
做过刑侦工作的我,迅速察觉了异常,当事人应该不是别人,没有猜错的话,正是W本人,也许他碍于面子,在我面前撒了谎。
我严肃地说:“是这样,我知道这个事情,不是什么光彩的。不过,你既然这时候找我,也就是选择相信我,作为你的兄弟,我会尽力帮助你,但我希望你能和我说实话,否则,这会影响到我的专业判断。其实不是你哥们的事,是你自己的事,对吧?”
W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说的没错,确实是我的事情,因为无法面对,所以撒了一个慌。事到如今,我也不打算再瞒你。其实我当初和这女孩认识的时候,对她没有多少感觉,她对我应该也是,但后来我们之所以结婚,完全是各取所需,我以为她能在省政府上班,家里应该有不错的背景,而她和我在一起,完全是因为我家里做点生意,经济条件不错。不料结婚后不久,我才发现她父母只是酒店的普通服务员,并不是什么高官,我有点失望和后悔,对她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不过,这并不是导致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前不久,我无意中知道她婚前沉迷玩基金、炒股,欠下近100万元外债,她的征信非常糟糕,没有银行愿意贷款给她。她提出,我有两套房,让我卖掉其中一套,给她还清债务。我没有同意,且非常生气。在此期间,多次争吵,双方还动了手,我打了她几拳,她报了警,作为普通家庭纠纷处理。之后,她带着小孩,搬回娘家住了。最近,我收到法院的通知,她向法院起诉,要求和我离婚。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办?”
听到这里,我沉默了片刻,对于W这样的婚姻,我该怎么回应?也许,他们所追求的东西,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但是,作为我而言,是极度排斥的,甚至是有点鄙视,即便他是我的兄弟,也不例外。婚姻,在他们看来,不是两个人相濡以沫、相伴一生的殿堂,而是他们为了自己的仕途、发展,可以加以利用的手段、工具。
不过,站在好朋友和律师的立场,我还是作出回复:“这种情况,如果你不愿意离婚,这次法院判离的可能性不大,但半年后,对方再次起诉,很可能就支持了,不管你是否同意。至于小孩的抚养权,没过哺乳期,甚至在两周岁之前,法院判给你的可能性不大。财产问题,并不复杂,看是婚前还是婚后财产,婚后的归你们共同所有,原则上平均分割,具体情况,改天你把材料给我,我帮你详细分析、判断,否则,很难客观评价。”
W立即答道:“好的,我把材料准备下。”
过了几天,W希望我作为他的代理律师,出庭应诉,我婉言拒绝了。一来,从北京到贵阳,成本高,一个离婚案件,没有太大必要,找一个当地律师代理,足矣;二来,我对W的做法,还是持保留态度,虽然从专业上,代理此案没有任何问题,但内心还是不太乐意。
回过头想想,其实像W这样的婚姻,也不鲜见。离婚率,连年攀升,不是没有道理。如果大家都把婚姻作为利益交换的工具,那些曾经向往的爱情和美好,也许只会渐行渐远。也许有人会说,都什么年代了,结婚还讲爱情的话,那是愚不可及、非常幼稚的想法。但是,失去了爱情,我们的婚姻真的会幸福吗?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上个月,是我来北京的第8个月,成功签下一单,收费20W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27部分:
以前做警察的时候,常听一些前辈提起一句话:“人在职场,先做人,后做事。”刚考进单位的新人,都会被这句话,反复地被提醒。最开始,对这句话的理解,就像水中月、镜中花,知道大概意思,但不能完全理解。
直到工作了几年后,慢慢领会到一些深刻含义。在工作中,有时候,很多朋友会感觉到寸步难行、压抑难耐,于是,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不满领导的重重压迫,责怪身边同事的冷漠。冷静下来想想,真是这样吗?
如果不是有人故意整你,你得认真审视,自己和领导、同事的日常、工作相处,是否融洽、愉快。如果不能让领导、同事从内心接纳你,何谈顺利开展工作?很多年轻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实际上就是太过功利,一开始,就把利益放在首位,没想过为别人做点什么,没有奉献精神,不希望吃亏。
弃警从律后,对这句话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层级。律师之道,案源为王。正因为案件太重要,很多刚出道的律师,为案源趋之若鹜、为之痴狂。每天吃饭、睡觉、走路,无时无刻,都在思考,如何获得案源。但是,往往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案源是摸得到的吗?是能像商品一样,主动推销的吗?全国几十万的律师,别人凭什么相信并委托你?
法律业务,不像商品,主动推广,效果不见得有多好,即使能拿到一些案子,可能是一些难收上费的案子。我从没见过真正成功的律师,还去刻意做营销、推广,这类律师,更乐意助人利己、低调做人。获得客户青睐的最大资本,实际上是律师的品格和专业。品格,是信赖的前提,专业,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也就是说:品格,即是做人;专业,即是做事。
上个月,是我来北京的第8个月,成功签下一单,收费20W。虽然与所在律所很多刑事前辈大咖,平均一个案子100W的收费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不过,对我来说,还算不错。远离家乡,在全新环境,发展必然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到目前为止,来北京做了近10个案子,总创收接近40W。回想来北京之初,做好了最坏打算,半年不做业务,也是可以接受的,可以把时间和精力,用到适应、积累和开发市场方面。
目前的状况,确实始料未及,很庆幸获得身边同行、朋友的关照和信任。比创收更重要的,其实是心态上的转变。从在贵阳执业时的被动等待,到现在在北京执业时的主动出击、广结善缘、左右逢源。有时候,帮帮别人,其实,也是方便自己。这一路上,我并不孤单,天下皆好友,互助共赢、乐于分享、坦诚相待。未来,必定充满光明。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做了快五年的律师,发现如今接案子,变得更小心翼翼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28部分:
距我的文章上次更新已有好一段时间,这期间发生了不少事情。所遇到的每个人,来来去去、花开花落,最终留下来的,一定是少数,而且必为知己或利益伙伴。近几年来,每年都会作出重大决定,无论对与错,都要为每个决定买单。回顾近几年:
2012年,从警;
2013年,通过司考;
2014年,辞去警队工作,转行做律师;
2015年,掏出所有积蓄,购买人生第一套房;
2016年,决定参加易胜华律师组织的全国青年律师刑辩实务技能大赛,拿到冠军,这一年装修房屋,总算在贵阳漂泊了4年后,有了属于自己的地方;
2017年,换所,迎来从律以来,最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大好机遇,创收突破新高;
2018年,决定北上京城,年底顺利通过北京律协的面试,正式进军首都,开始新的征程;
2019年,成为北漂律师的第一年,快速起步,打破僵局,获得不错的发展势头;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宁静,然而每个人都深知,健康地活着,比任何事都要重要,包括挣很多钱。
最近一段时间,回到家乡贵阳办案,发现曾经生活的地方,几乎没有变化,夜晚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悠闲的生活节奏,好像做了一场梦,梦醒了,又回到了当初。然而,现实就是现实,不会有任何玄幻,顺着方向前行,这是唯一能做的,即便未来不能预知,但我还是宁愿相信“天不负我”。
做了快五年的律师,发现如今接案子,变得更小心翼翼,不再被律师费的高低所左右,更关注案子本身的正义价值,还有案子的把控难度。春节前接受了一起二审案子的委托,案发在贵州一个地级市。起初,尚有犹豫,得知案件本身存在较大的冤屈,最后还是决定接下这个案子,还邀请同事Z律师,和我一同办理。
办理完委托手续后,我们第一时间订机票,奔赴看守所会见当事人,此案一审是在该市的一个县城,当地的司法环境非常差,不过我们一路上会见当事人和约见一审主审法官,总算没遇到阻碍。
拿到案件材料,我们快速阅卷,发现一审法院处理此案,极为草率。可以说,主审法官敢作出这样的判决,必定存有蹊跷,否则,给她一万个豹子胆,量她也不敢。
正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意识到此案肯定是被法律之外的因素所影响,如何在二审扭转局面?唯有步步紧逼,寸土必争。等案子办完后,我会专门写一下此案的办理手记。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一场分手,本可体面收场,却弄得兵戎相见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29部分:
不体面的分手
记得上学的时候,也就十五、六岁那会,受到香港律政剧中威风八面、为民请命的律师影响,心中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一名律师,可以为老百姓伸张正义,就像武侠精神,主持大局,宣扬侠义。
刚做律师的前几年,这个梦想始终隐藏着,而实际上,在所接触的劳动争议案件中,有很多代理劳动者的机会,也相信凭借自己的专业、经验和技术,必定能为他们争取到最大的权益。
可是,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者作为相对弱势一方,有时候并不太乐意委托律师,更倾向自己处理。在他们看来,这类案件标的小,请律师性价比不高。在此种大背景下,我接手的极大多数劳动争议案件,都是代理用人单位。很多时候,确实会因同情劳动者,给单位负责人建议协商处理。也会遇到蛮不讲理的劳动者,我会代理用人单位抗争到底、寸步不让。
虽然代理劳动者的案件不多,但咨询我法律问题不少,每次谈到代理费用,我都不忍心报太高的费用,即便如此,劳动者都不会轻易掏钱请律师,除非特别信任,且案件非常棘手。最近就有个案件,起初,劳动者找到我的时候,原以为会像以往一样,只是简单咨询一下,委托可能性不大。在我接待完她以后,还是执意委托我处理案件,这让我有些意外。
劳动者小S是我律所同事的室友,此前在一家电力设备公司工作,负责市场开发,2019年年初,公司拖欠小S的部分工资,经过多次交涉,仍未能解决,双方就此水火不容。没过多久,公司口头解雇了小S,小S为了尽快拿到被拖欠的工资,与公司签了一份确认书,对拖欠的工资情况进行确认,且明确公司以小S业绩未完成为由,解除与小S的劳动关系。在此之后,公司一拖再拖,始终不愿支付小S未足额支付的工资。
终于,小S不再相信公司的故弄玄虚、花言巧语,决意拿起法律武器解决问题。向北京市丰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起初,小S并没有委托律师介入,自己准备材料申请仲裁,随着案件发展,才发现虽然案件标的不大,但事实认定、举证问题,错综复杂,特别是公司提交了对她极为不利的证据,自感败诉可能性极大。
我介入此案后,先是变更了仲裁申请。随后,研究对方提交的证据,发现存在不少漏洞,很多证据欠缺合理性,经过充分论证、准备,提交大量证据反驳对方,并在庭审中,全面压制。最终,我方七项主张,支持六项,大获全胜。
十五天的起诉期届满前,我专门代小S向公司负责人电话沟通履行仲裁裁决的事项,其实是打探公司是否有起诉的意思,经过一番交涉,公司负责人表达了不希望继续下去的意思,但也想知道我方的想法,我也就此明确,只要你方不起诉,我方也不会再继续打下去。尽管双方初步达成一致意见,但我内心还是有一定保留,做好一旦对方起诉以后的准备。起诉期限届满后,对方确实没有起诉,案件圆满结束,小S终于领回拖欠的工资及赔偿。
一场分手,本来可以体面收场,却要弄得兵戎相见,互相厮杀,对于用人单位而言,绝对是下下策。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参加完司法部的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后,我又回来了
此文为《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的第30部分:
三十看那梨花,开遍天涯
因为去年参加司法部的“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已是许久没来学法网和大家交流。看到很多朋友的留言,给了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过去一年,好似与世隔绝,在安静、悠闲的法律援助服务地,每天带着大学生志愿者助理,接待法律咨询、办案、法制宣讲,给政府部门出谋划策,虽然辛苦,但也乐在其中,或许是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后收获的那份喜悦和满足。
结束近一年的服务期,回到北京律所,发现陌生了许多,以前常合作、交流的不少律师,要么换了所,要么转了行,这个行业,的确很现实,每天有人加入,也有人离开。
回归并非易事,需要找回以往的节奏,跟上时代潮流。以前常去的一家咖啡厅,在东四环边上,离律所很近,咖啡师已经换了几波,不变的是咖啡的味道,依旧清香扑鼻。找到熟悉的座位,最靠里的位置,抬头就能看到律所醒目的logo。坐下来,照旧点了喜欢的卡布奇诺,发现略有不同,差点什么,是喝咖啡的心境已不同于以往?即便加了不少糖,苦味还是很重。倒也清楚,咖啡没有苦味,就没有了灵魂。
刚回律所不久,即面临重大决策,继续单打独斗,像离开前一样,还是寻求团队协作?我必须用最快的时间,确定方向,找回以往的激情,投入工作。这座城市,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浪费。
每天清晨醒来,拥抱工作,寻找机会,就算困难重重,也无所畏惧。看看身边的各行各业,商贩们主动出击,推出各种活动,维持经营,外卖小哥风雨兼程,就连曾经风光无限的明星,也开始直播带货。
再过几天,刚好是我来北京三周年。来来去去,潮起潮落,笑看风云,看那梨花开遍天涯。我,依然还是我,为了梦想,不断前行。
(未完待续,查看更多请进入《从贵阳到北京,我的律师日志(连载)》) 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啊!继续! 加油 去北京干嘛了 贵州人支持你 sobad 发表于 2019-03-11 21:10
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啊!继续!
会不断更新,请持续关注~ 饭饭饭蛋炒饭 发表于 2019-03-11 21:55
去北京干嘛了
到北京做律师,已经拿到北京律师执业证了。 大海的家 发表于 2019-03-11 21:58
贵州人支持你
老乡好,感谢支持。 北京刚放开外地户籍本科生进京执业的限制—-所以楼主也有了这次机会,同样的是各路人马都会杀进来,优中选优,竞争激烈,努力吧 zairenjian 发表于 2019-03-11 22:39
北京刚放开外地户籍本科生进京执业的限制—-所以楼主也有了这次机会,同样的是各路人马都会杀进来,优中选优,竞争激烈,努力吧
最近开始卡人了……